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抚养费如何给付

抚养费如何给付

2022-08-09 09:2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黑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09回复

抚养费的给付方式主要有: 1、一次性给付 对于这种给付的方式,虽然有人认为应谨慎使用,但目前因人们经济收入有显著的增加,工作调动甚为频繁,也考虑到法院的执行效率;在法院判决离婚涉及子女抚养费的,往往大多都采用这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被大部份当事人所接受。 2、定期给付 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 3、以物折抵 以物折抵往往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抚养费应当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抚养费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子女抚养费的给付方式:不直接抚养方一般应定期支付抚养费,其有一次性支付能力的也可以一次性支付。具体的支付方式及支付时间可以由父母双方通过协议的方式进行确定。协议不成的,交由法院判决。但是不管不直接抚养方采用何种方式支付抚养费,其都不能拒绝支付抚养费,因为这是不直接抚养方的法定义务。

律师普法更多>>
  • 抚养费要如何给付?
    抚养费要如何给付?

    在离婚后,如果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

    2021.01.19 85
  • 抚养费该如何给付
    抚养费该如何给付

    抚养费按以下方式给付: 1、如果有固定收入,抚养费一般可以按月总收入的20%到30%的比例支付。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加,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金额可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 3、

    2022.04.15 155
  • 如何给付子女抚养费
    如何给付子女抚养费

    子女抚养费的给付,一般由父母双方协商为好,协商时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

    2020.06.18 123
专业问答更多>>
  • 抚养费给付方法,抚养费如何给付

    一是抚养费应定期给付。定期给付,通常以月、季度、年为时间单位。一方每月有固定收入,抚养费应按月给付;没有固定月收入的,则可按收益季度或一年一次定期给付,无论是按月还是季度、半年或年定期给付,为了便于执

    2021-10-01 15,340
  • 抚养费如何的给付

    抚养费给付一般情况下是约定给付,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 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2-05-12 15,340
  • 抚养费要如何给付

    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给付:一次性给付;按月定期给付;按季度或年度给付。如果协商一致,一方可以承担全部抚养费的则可以一次性给付,如果一方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则不可以。

    2022-06-13 15,340
  • 抚养费应如何给付?

    1、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2、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按月或定期给付,也可按收益季度或年度给付。

    2022-05-1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抚养费如何支付 00:58
    抚养费如何支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分为定期给付和一次性给付,定期给付的,一般给付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如果有经济条件的,也可以一次性给付。另外,如果父母双方已经约定好抚养费给付方式和金额,但是给付抚养费的一方下落不明或者暂无经济收入的,可以用

    1,046 2021.04.25
  • 非婚生子如何给抚养费 01:09
    非婚生子如何给抚养费

    首先,非婚生子女拥有同婚生子女一样的权利,其抚养费的给付数额和给付方式,都可以参考离婚案件中关于婚生子女的规定。关于抚养费的给付方式,一般是定期给付,给付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有条件的也可以一次性给付。如果应当按时给付抚养费的一方下落不明或者

    1,175 2021.04.25
  • 离婚不给抚养费如何起诉 01:10
    离婚不给抚养费如何起诉

    离婚不给抚养费起诉的流程规定如下: 1、原告向法院起诉,递交起诉状等立案材料; 2、原告的起诉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予以立案。对于不符合立案的,应当做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3、法院受理之后双方当事人取得相应的诉讼地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

    404 2022.06.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