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孩子判给男方了还有必要给父母抚养权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院将孩子判归男方的可能性较大情况:第一,女方有恶性传染疾病,或有其他重大疾病,影响孩子成长的。 第二,女方长期在外不回家,不尽抚养义务的。 第三,男方已做绝育手术,或丧失生育能力的。 第四,男方年纪偏大,再次生育的机率较小,而女方却处于较好的生育期的。 第五,女方有不良嗜好或其他品质问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 第六,女方收入较低,且工作不稳定,没有固定住所的。 3、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意见,对于孩子的抚养权归属无有影响 一般情况下,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抚养人,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意见,对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如果父母双方工作繁忙,且其他条件相当,照看孩子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意见就会有一定的作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女人离婚,孩子的抚养权是这样处理的:对于未满2周岁的孩子,女人不用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一般是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孩子的抚养权直接归母亲;对于已满2周岁的孩子,会考虑双方的具体情况,看谁的情况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抚养权就归谁,这种情况就需要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女人必须说明自身情况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需要给付抚养费。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 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离婚孩子判给男方了女方要给抚养费
离婚孩子判给男方,女方是否要给抚养费视情况而定。 如果双方可以协商一致,并且不损害子女的健康的,可以协商由男方直接抚养子女并且女方不支付抚养费。但是如果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或者女方不支付抚养费损害子女的健康的,女方应当支付抚养费。抚养费的数额
2021.04.26 157 -
父母离婚孩子抚养权判给谁
父母离婚孩子还处于哺乳期的,抚养权一般判给母亲,母亲有下列情形的判给父亲: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021.04.16 153 -
离婚孩子判给女方后男方还要给抚养费吗?
如果离婚,孩子判给女方,男方要出抚养费。法律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所以孩子判给女方,男方不直接法院孩子当然要支付抚养费。具体抚养费需要支付多少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当地的
2021.02.06 247
-
孩子男方父母必须要给女方抚养吗
双方都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生活学习等需要来向对方支付抚养费的。
2022-10-30 15,340 -
父母离婚, 孩子判给母亲, 父亲有抚养权吗
孩子的抚养和你弟弟涉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是两个法律关系。 孩子的抚养原则上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由女方抚养,十周岁以上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两周岁以上十周岁以下以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原则判决由一方抚养,对方按
2022-01-28 15,340 -
离婚后男方父母给孩子抚养费吗
男方父母没有抚养义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对于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抚养费的计算。经法律程序夫妻离异,不与未成年或不能独力生活的子女一起生活的,应负担
2022-03-21 15,340 -
离婚了孩子判给女方男方要孩子抚养权吗
1、子女生活、就学、就医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数额一般可按照收入的20-30%计算,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较稳定的奖金;无固定收入或者收入过高或过低的,可依据当地的
2022-08-20 15,340
-
01:57
离婚孩子抚养权可以给男方吗如果夫妻双方协商一致,且男方有抚养子女的能力的,可以将抚养权给男方。如果夫妻双方就子女抚养权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在起诉离婚中,夫妻双方都有权争取子女的抚养权,如果法院认为子女跟随父亲生活,对其更有利的,则会将抚养权判给男方。 根
1,582 2022.04.17 -
00:55
离婚男方给孩子抚养费标准离婚男方给孩子抚养费标准的规定如下: 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需要通过给付抚养费的方式来履行抚养义务。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 2、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综合考虑
1,014 2022.04.15 -
00:51
男方离婚要孩子抚养权吗男方在离婚的时候也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并不是说孩子的抚养权就一定会判给女方。男女双方可以首先对于抚养问题进行协商,孩子的抚养权可以是归一方所有,也可以由双方轮流抚养孩子。男方在争取抚养权的时候,可以向法院证明女方存在不适宜抚养子女的情况。
1,44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