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如何认定合同是否成立

如何认定合同是否成立

2023-11-13 18:2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吉林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1-13回复

最高人民法院曾在法发[1994]8号《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保证合同成立的认定”中规定了三种方式,即:“1、保证人与债权人就保证问题依法达成书面协议的,保证合同成立。2、保证人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表示,当被保证人不履行债务时,由其代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并为债权人接受的,保证合同成立。3、保证人在债权人与被保证人签订的订有保证条款的主合同上,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或者盖章;或者主合同中虽没有保证条款,但保证人在主合同上以保证人的身份签字或者盖章的,视为保证合同成立。”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合同成立须符合以下条件: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合同属于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合同必备条款须齐全。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通常书面合同自各方签字盖章时成立。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认定买卖合同是否成立
    如何认定买卖合同是否成立

    认定一份合同是否成立,要看是否具备合同成立需要的条件。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2021.03.08 236
  • 如何认定合同成立
    如何认定合同成立

    认定合同成立要求当事人在自愿和真实的基础上达成合同,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订立合同时其标的和内容合法,合同订立的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规范要求。

    2021.04.21 98
  • 如何认定合同成立?
    如何认定合同成立?

    合同成立的要件的认定:合同满足不违反法律、意思表示真实、双方均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等条件,既可以依法成立生效。例如,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并生效。

    2021.04.22 146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认定合同成立?

    确定合同成立的条件是: 1、承诺生效时,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合同一般成立; 2、以合同形式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应当签字、盖章或者按照指合同; 当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另一方接受时,合同成立。

    2021-12-31 15,340
  • 如何认定合同成立?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合同成立的要件有: 1、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

    2023-08-14 15,340
  • 如何认定合同成立

    1、认定合同成立要求当事人在自愿和真实的基础上达成合同,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订立合同时其标的和内容合法,合同订立的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规范要求。 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

    2022-11-13 15,340
  • 如何判定合同是否成立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

    2023-05-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同成立的时间如何确定 01:06
    合同成立的时间如何确定

    合同成立时间的确定方式如下: 1、承诺生效,在双方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承诺生效便意味着合同的成立; 2、当事人签字盖章,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签订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3、当事人签字确认书。 合同成立条件如下: 1、

    401 2023.01.04
  • 阴阳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01:08
    阴阳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首先,阴阳合同,又俗称“黑白合同”、“大小合同”。“阳合同”是指经过了合法的招投标程序、在建设工程管理部门依法备案了的,形式合法的合同。与之相反,“阴合同”是指未依法进行备案或办理变更登记的合同。一般而言,由于“阴阳合同”中的“阳合同”不体

    894 2022.04.17
  • 显失公平合同如何认定 01:16
    显失公平合同如何认定

    显失公平合同如何认定 根据民法总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显失公平是合同可撤销的事由之一。对于如何认定合同显示公平,有两个判断因素:1、主观要件: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存在一方故意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的主观恶意。也就是说,相对人

    1,851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