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罪起诉方式有哪些如何判决重婚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重婚罪法院判决。 一、起诉重婚罪的条件 重婚罪是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在刑法上认定重婚罪,首先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重婚罪的前婚属于合法婚姻。即,重婚罪的前婚是经过合法结婚登记手续,办理结婚证的婚姻。不过,在部分地区,对于未领取结婚证的事实婚姻也是给予认可的。 2、重婚罪的后婚可以是法律婚姻,也可以是法律上认可的事实婚姻关系。一就是领取结婚证的重婚,二就是以夫妻名义形成事实婚姻的重婚。 二、起诉重婚罪的方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重婚罪的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三、重婚罪的判决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对于婚外情一方,重婚罪肯定是要判刑的,即使是拘役,也属于刑事处罚。对于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也是触犯刑法的。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情愿做婚外情的第三者的,也可能触犯刑法,受到刑事处罚。 一夫一妻是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严厉禁止重婚等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重婚不仅影响夫妻感情,对家庭子女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若发现自己的丈夫或者妻子犯重婚罪可以直接到当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在受理后,公安机关会进行立案侦查,情况属实时移交检察院,然后人民检察院会依法提起公诉。
-
重婚罪的重婚形式有哪些
根据刑法,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构成重婚罪。重婚的形式包括:法律上的重婚和事实上的重婚。前一婚姻未解除,又与他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为法律上的重婚。前一婚姻未解除,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没有结婚登记的,为事实上
2020.05.04 150 -
如何起诉重婚罪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若发现自己的丈夫或者妻子犯重婚罪可以直接到当地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当然,也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在受理后,公安机关会进行立案侦查,情况属实时移交检察院,然后人民检察院会依法提起公诉。
2020.11.30 221 -
重婚罪如何起诉?
重婚罪,应当由自诉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重婚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因此自诉人向法院起诉的,法院才能受理,并依法作出相应的刑事判决。
2020.12.14 138
-
重婚罪法院判决吗, 起诉重婚罪的方式有哪些, 起诉重婚罪的方式方式
重婚罪法院判决。一、起诉重婚罪的条件重婚罪是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在刑法上认定重婚罪,首先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重婚罪的前婚属于合法婚姻。即,重婚罪的前婚是经过合法
2022-03-14 15,340 -
起诉重婚罪的方式有哪些,起诉重婚罪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重婚罪法院判决。 一、起诉重婚罪的条件 重婚罪是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在刑法上认定重婚罪,首先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重婚罪的前婚属于合法婚姻。即,重婚罪的前婚是经
2022-04-28 15,340 -
重婚罪的内容有哪些,起诉重婚罪的方式方式有哪
重婚罪法院判决。 一、起诉重婚罪的条件 重婚罪是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在刑法上认定重婚罪,首先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重婚罪的前婚属于合法婚姻。即,重婚罪的前婚是经
2022-04-27 15,340 -
重婚罪如何处理起诉方式
1、受害人可申请自诉。受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自诉 2、检察机关公诉。由有关单位、个人或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报案或举报,由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这里的“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为追
2021-09-29 15,340
-
01:21
重婚罪怎么起诉重婚属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应当提起自诉。首先要写好刑事自诉状,自诉状中要包含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理由。写好自诉状后,再带上自诉状、身份证、户口本、相关证据原件或者复印件到被告人户口所在地,或者居住满一年以上的经常居住地的法院
1,316 2022.04.17 -
01:12
重婚罪如何定义重婚罪,主要指的是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或者虽然本人没有配偶,但是明知道他人有配偶仍然与他结婚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下面四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2、客观要件:犯罪嫌疑人在客观上必须具有重婚的
5,476 2022.04.15 -
01:16
重婚罪如何认定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下面四个要件,就构成了重婚罪: 第一,犯罪嫌疑人属于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具体包括两类:一是明知道他人有配有,虽然自己未婚,仍然与他人结婚的;二是自己已经结婚并且没有离婚,却仍然与他人再次结婚的
3,98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