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新生儿户口登记条件

新生儿户口登记条件

2022-10-20 20:4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云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20回复

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弃婴,由收养人或者育婴机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新生婴儿可按随父随母自愿的原则申报户口。非婚生育的新生婴儿,需随父亲常住户口所在地落户的,必须提供法院判定归父亲抚养的证明。父(母)亲户口迁入本市前,超计划生育的婴儿,户口不能在本市申报出生。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小孩子要在出生一个月内,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一般婴儿出生后的户口登记需要携带结婚证、户口本以及申请表等等。

律师普法更多>>
  • 新生儿上户口要什么条件
    新生儿上户口要什么条件

    新生儿上户口需要准备的材料:医院提供的出生医学证明;计划生育部门发行的《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属计划外生育的,要有婴儿母亲所在镇的计划生育部门,提供的证明材料;婴儿父或母的集体户口簿;属于跨年度出生未落常住户口的,需要带着上述的材料去派出所申

    2020.05.26 157
  • 新生儿上户口条件与流程
    新生儿上户口条件与流程

    孩子父母可以按照以下流程为新生儿上户口: 1、在规定期限内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 2、出具孩子的准生证、出生医学证明以及孩子父母的结婚证、户口簿等; 3、户口登记机关的工作人员审核材料; 4、审核通过的工作

    2020.01.13 116
  • 新生儿户口登记办理需要哪些材料
    新生儿户口登记办理需要哪些材料

    一是新生儿出生的医生证明文件;二是需要提供结婚证、父母双方身份证和户口本,如果是未婚生育的女性需要提供监护人的身份证和户口本。三是新生儿的父母提供书面申请表。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婴儿出生一个月内,需要到婴儿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籍机关进行申报登记

    2020.01.12 184
专业问答更多>>
  • 新生儿户口登记

    关于新生儿户口登记手续有哪些,以下为我的解答: 新生儿办理入户,一般情况下要携带孩子的出生证明,孩子父母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等资料到其中一方户籍所在地申请办理的。 由于各地对于小孩办理入户的要

    2022-08-16 15,340
  • 新生儿户口登记手续

    关于新生儿户口登记手续有哪些,以下为我的解答: 新生儿办理入户,一般情况下要携带孩子的出生证明,孩子父母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等资料到其中一方户籍所在地申请办理的。 由于各地对于小孩办理入户的要

    2022-08-07 15,340
  • 新生儿户口登记流程

    正常生小孩的情况,那么其需要在医院拿到《出生医学证明》,以、本及到监护人所在地的公安局进行申报,当地的公安局将会为您申报出生户口登记。如何申报出生户口登记?未婚先育的情况,需要提交医院的出生医学证明,

    2022-08-31 15,340
  • 注册新生儿户口登记

    根据户籍登记条例第七条,婴儿出生后一个月内,户主、亲属、抚养者或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籍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抛弃婴儿,由收养者或婴儿机关向户籍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2021-10-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新生儿登记户口要哪些证件齐全 01:16
    新生儿登记户口要哪些证件齐全

    新生儿登记户口要以下证件:需要携带《出生医学证明》、小孩随父或随母落户一方的身份证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新生儿上户口一般是要求在出生后三个月内,可能不同地区要求也不一样,可以提前咨询好,以免错过上户口最佳时间,增加程序比较麻烦。根据相关法律规

    805 2022.04.17
  • 集体户口怎么给新生儿上户口 01:12
    集体户口怎么给新生儿上户口

    集体户口给新生儿上户口的方式如下:夫妻双方一方为家庭户口、一方为单位集体户口的,所生子女应当随家庭户口一方申报出生登记。父母均是集体户新生儿可自由选择随父随母落户。对夫妻双方均为单位集体户口的,应当将户口迁至合法固定住所后,再办理子女出生登

    3,230 2022.05.11
  • 新生儿入户怎么办理户口 01:00
    新生儿入户怎么办理户口

    新生儿农合报销比例是:如果符合国家规定生产的可以报销,顺产定额500元,如果没有超过500元就按照实际发生费用报销。剖宫产患者按照一般住院补偿,乡级医疗机构起付线为100元,补偿比例为85%;县级医疗机构起付线为400元,补偿比例为70%;

    946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