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户型面积和家庭面积?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 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 1、套内的使用面积 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按以下规定计算: a.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储藏室、壁橱等空间面积的总和。 b.套内内部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c.不包括含在结构面积内的套内内部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 d.内墙面装饰厚度计入使用面积。 2、套内墙体面积 套内墙体面积是套内使用空间周围的维护或承重墙体或其他承重支撑体所占的面积,其中各套之间的分隔墙和套与公共建筑空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包括山墙)等共有墙,均按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墙体面积。套内自由墙体按水平投影面积全部计入套内墙体面积。 3、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均按阳台外围与房屋外墙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其中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计算建筑面积,未封闭的阳台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附:房屋的共有建筑面积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摊面积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的简称,即指各产权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共有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为整幢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等。现在高层住宅公摊面积计算方式为: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乘以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得到购房者应合理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
公摊面积如何计算如何计算
不同类别的住宅公摊比例是不一样的,7层以下的住宅公摊率为10%左右,而楼层越高公摊的面积就越大,即高层的用户就会多出一部分钱,室内的实际面积反而不会增加。
2020.07.22 207 -
宅基地面积如何计算
宅基地面积的计算是:建筑物和构筑物以墙外包为界,接拼的以墙中或柱中为界,突出部分以垂直投影计算占地面积,二户及以上共用一宅基地的按房屋产权的建筑面积与总面积的比例分摊。
2020.03.16 292 -
房屋面积如何计算房屋面积有误差该如何处理
房屋面积误差比公式如下: 面积误差比=(实测面积-预测面积)×100%÷预测面积; 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实测计价面积-合同约定计价面积)的绝对值*100%÷约定计价面积。 处理: 1、购房者可以解除合同或不承担由此增加建筑面积部分的房价款;
2020.07.18 281
-
房屋计算面积和家庭面积怎么算
一、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 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 1、套内的使用面积 套内房屋使用面积为套内房屋使用空间的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按以下规定
2022-03-24 15,340 -
征地的面积和面积计算
通常对线路穿越鱼塘的征地面积,一般按水面有形物体的表面积掌握,包括道线、辅路、防浸护堤等,面积直观可确定,但直观所反映的并不是占地的实际。由于鱼塘是立体结构,线路征地所依托的并不是水面和水体,而是塘底
2021-05-21 15,340 -
房屋公摊面积如何计算,房屋公摊面积如何计算?
如何计算房屋的公摊面积,房屋的公用分摊建筑面积是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产权归整栋楼购房人共有,购房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享有权利,承担责任。那么房屋的
2022-05-10 15,340 -
建筑面积如何计算
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住宅如内部带有部分楼层(如阁楼)也应计算建筑面积。 2、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是按各层建筑面积
2022-06-27 15,340
-
00:58
怎样计算农村房子的占地面积和使用面积计算农村房子的占地面积和使用面积的方式如下: 1、建筑占地的地下看不见部份; 2、竖直墙的外围地面肉眼看见部份; 3、整个建筑物竖直向地面投影范围部份。 房屋占地面积是指房屋底层外墙,包括柱、廊、门、阳台,外围水平面积。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按房
4,329 2022.05.11 -
01:13
房产证面积比实际面积小怎么处理房产证面积比实际面积小时,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 房产证面积比实际面积小,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权利人可以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向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利害关系人需要征得权利人书面同
5,153 2022.04.17 -
00:52
积分落户杭州如何积分积分落户杭州的积分方式如下: 1、申请人年龄在56至60周岁的,积5分;年龄每减少1岁,积分增加2分,最高不超过30分;文化程度方面,高中学历积10分,大专、本科、硕士、博士按每档20分递增,最高积90分; 2、依法在杭州市市区参加社会保险
5,02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