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签合同后可以解除吗?

签合同后可以解除吗?

2022-06-03 20:4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6-03回复

尊敬的求助人,您好,根据你向我咨询的问题,合同当事人签订合同后,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形解除该合同。这包括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情形。如果双方没有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情形,也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解除合同。法律规定了解除合同的五种情形。这五种情形是在合同没有办法履行的情形下,办案机关才会判决解除合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护交易,促进商品流通。因此,当事人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下请求解除合同,这不能得到支持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合同签订以后还可以解除: 1、合意解除。当事人以合同形式,约定为一方或双方保留解除权的解除。 2、法定解除。合同法第94条规定的情形。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合同签订以后还可以解除: 1、合意解除。当事人以合同形式,约定为一方或双方保留解除权的解除。 2、法定解除。

律师普法更多>>
  • 合同签完后还可以解除吗?
    合同签完后还可以解除吗?

    合同签订后可以解除。合同解除的条件包括: 一、当事人协商一致,约定解除合同的; 二、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三、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等情形的。

    2021.02.08 252
  • 合同签订后还可以解除吗
    合同签订后还可以解除吗

    合同签订后当然可以解除。出现法定、约定解除条件或者双方协商一致后即可解除合同。出现解除条件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2021.04.13 333
  • 合同签订后可以解除或者免除吗?
    合同签订后可以解除或者免除吗?

    合同签订后可以解除。合同解除的条件包括: 1、当事人协商一致,约定解除合同的; 2、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3、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等情形的。

    2021.04.25 84
专业问答更多>>
  • 签订合同后可以解除吗

    尊敬的求助人,您好,根据你向我咨询的问题,合同当事人签订合同后,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形解除该合同。这包括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情形。如果双方没有在合同中约定解除合同的情形,也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解除合同

    2022-01-28 15,340
  • 合同解除后还可以重新签吗

    那员工是我一朋友,因为公司应对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想让他们解除原先的合同,公司想重新与员工签两年或三年以上的合同,我那朋友只想签一年,公司可能会解除合同后就不与朋友新签合同了,还有可能就拒绝支付以前合同

    2022-05-09 15,340
  • 协议解除后可以解除合同吗

    一方当事人因解除合同受了损失,如果获利的一方不赔偿对方当事人因解除合同受到的损害,不符合公平原则。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规定:“货物发运前,承运人或托运人征得对方同意,可以解除合同。承运人提出解除合

    2022-05-25 15,340
  • 签五年合同可以解除合同吗?

    签五年合同符合条件时可以主动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对方违约且该违约行为已达到可以解除合同的程度,可以请求法院判决解除合同;存在法定解除情形时可以

    2022-06-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直播合同签了以后不可以解约吗 00:52
    直播合同签了以后不可以解约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全面履行合同。在出现了合同约定的解除合同事由或者法定的解除合同事由,例如: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预期违约、迟延履行且在合理期限内仍然未履行、其他致

    715 2022.05.26
  • 违约方可以解除合同吗 01:28
    违约方可以解除合同吗

    我国合同法以及民法典并没有规定,违约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根据民法典第563条的规定,能够解除合同的,应当是因为对方出现迟延履行或者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下去而想要解除合同的守约方。因此,在法律上,违约方不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但

    1,344 2022.04.17
  • 不付款可以解除合同吗 00:57
    不付款可以解除合同吗

    不付款可以解除合同。根据《民法典》第563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不付款属于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了不履行主要的债务或者延迟履行主要债务,那么此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在合理的期限内提醒该当事人付款,如果该当事人仍不付款的话,另一方当事人就可以解

    3,459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