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消防资质转让是否违法?

消防资质转让是否违法?

2022-05-16 11:2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北京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5-16回复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相应资质擅自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租、出借、非法转让资质,以及超越资质范围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2021年7月1日起,全国取消人防设计、人防监理资质认定,人防设备资质优化审批。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消防资质初次申请、重新核定、资质延续 1、申请 一、二级主项消防资质的,申请企业将申报材料报省公安消防部门; 2、申请三级主项消防资质的,申请企业将申报材料报当地市公安消防部门; 3、申请增项消防资质的,申请企业将申报材料报当地市级建筑业主管部门。

律师普法更多>>
  • 电梯是否违反了消防法
    电梯是否违反了消防法

    占用电梯前室会违反相关的法律,情节严重的,相关部门可以对占用者处以处罚。电梯间具备消防逃生的作用,摆放杂物的行为即属于违反消防法的行为,严重者,公安局消防管理部门有权对占用者作出罚款的处罚。

    2020.10.29 1,177
  • 私改消防管道是否违法
    私改消防管道是否违法

    私改消防管道违法,经消防验收后私改消防设施是违法的。原则上消防供水竖管不允许改动,如要改动应当协调物管出一个改动方案,报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同意后方可改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处五千元以上五

    2020.08.21 1,877
  • 债权转让是否违法
    债权转让是否违法

    债权转让不违法。债权转让,是指不改变债权关系的内容,债权人通过协议而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的行为。 我国民法典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

    2021.03.21 128
专业问答更多>>
  • 消防资质转让违法吗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相应资质擅自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租、出借、非法转让资质,以及超越资质范围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

    2022-03-16 15,340
  • 消防安装公司是否具备相应资质

    从事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应具备相应的消防维保资质,消防维保属于消防技术服务性质,消防安装公司不具备相应的维保资格,应予以区别。目前消防维保还没有国家法律,但是各地有各地的规定和做法。省公安消防总队《关

    2022-03-11 15,340
  • 消防资质如何办理

    1、建筑企业领取工商营业执照;2、建筑企业以法人名义向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上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劳务企业除外);3、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申请企业进行审核,符

    2021-10-28 15,340
  • 消防资质施工范围

    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企业:可承担各类消防设施工程的施工。二级企业:可承担建筑高度100米及以下、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及以下的房屋建筑、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生产、储存

    2022-04-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债权转让抵押权是否一并转让 01:39
    债权转让抵押权是否一并转让

    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抵押权与主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为法律所禁止,基于抵押权的从属性,所以只能与主债权一并转让。 抵押权是担保物权

    1,026 2022.04.17
  • 借资质中标违法吗 01:02
    借资质中标违法吗

    借资质中标违法。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串通投标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

    4,741 2022.05.11
  • 债权转让怎么防范风险 00:59
    债权转让怎么防范风险

    合同债权转让中的风险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避免表见让与的风险。在未收到受让人对价的情况下,不向债务人送达债权让与的通知,这样也可以防范受让人与债务人恶意串通。 第二,避免签订已过诉讼时效或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让与的风险。要求债权人提供催收

    1,209 2022.04.15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