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违约金调整有什么法理依据
违约金调整有什么法理依据

违约金调整有什么法理依据

2022-04-12 1,155
普法内容
违约金调整的法理依据主要有:1、当事人通过事先约定违约行为之后违约方可能承担的违约责任,这可以迫使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可能承担的违约金压力而积极履行债务;2、当事人约定违约金的目的在于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基于填补性损害原理,原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者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可以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能否依职权调整违约金
    能否依职权调整违约金

    不能依职权调整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或者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申请。

    2021-01-29 104
  • 人民法院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来调整违约金吗
    人民法院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来调整违约金吗

    人民法院不能主动调整违约金。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约定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该条款表明对于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

    2021-04-15 82
  • 劳动法调整是以什么为依据
    劳动法调整是以什么为依据

    主要是劳动关系。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提供劳动报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特点是人身性与财产性的兼容,形式上的财产性和实质上的人身属性。

    2020-04-30 206
专业问答更多>>
  • 能不能依职权调整违约金

    违约金过高的,需要当事人申请法院予以调整,当事人未申请调整,不能直接依职权予以调整。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

    2022-09-04 15,340
  • 期权调整的合约法律依据是什么?

    新合约单位=[原合约单位乘(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乘除权(息)前一日标的证券收盘价]/[(前一日标的收盘价格-现金红利);配(新)股价格乘流通股份变动比例]新行权价格=原行权价格乘原合约单位/新合约单

    2023-12-08 15,340
  • 违约金的依据有哪些违约金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

    2022-11-05 15,340
  • 不违约抗辩调整违约金

    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妥当解决违约金纠纷,也防止判决后当事人就违约金问题上诉、申诉,违约方以合同不成立、合同未生效、合同无效或者不构成违约进行免责抗辩而未提出违约金调整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

    2022-08-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抚恤金的分配有什么法律依据 01:11
    抚恤金的分配有什么法律依据

    抚恤金的分配的法律依据有: 1、可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执行分配。 2、可以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

    2,233 15,340
  • 行政行为违法判决的依据是什么 00:59
    行政行为违法判决的依据是什么

    行政行为违法判决的依据包括:1、证据确凿,即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确认的事实,具有充分证据证明其真实存在;2、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即适用了应当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条文款项;3、符合法定程序,有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时,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严格

    1,739 15,340
  •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01:11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

    4,884 15,340
罗丹律师 罗丹律师

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 | 高级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合同纠纷、婚姻家庭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