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被告拒绝出示合同应当如何处理
被告拒绝出示合同应当如何处理

被告拒绝出示合同应当如何处理

2020-06-10 68
普法内容
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 根据妨碍举证推定规则,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90条规定: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当事人拒绝质证,法院应如何处理
    当事人拒绝质证,法院应如何处理

    当事人拒绝质证,法院可视为当事人对质证权利的放弃。人民法院有权对逾期提供的证据作出是否组织质证的决定,人民法院决定组织质证的,对方当事人应当对这些证据进行质证,若其拒绝质证,应视为对质证权利的放弃。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2021-10-23 507
  • 当事人拒绝做亲子鉴定时应如何处理
    当事人拒绝做亲子鉴定时应如何处理

    夫妻一方当事人拒绝做亲子鉴定时,法院会推定另一方的主张是成立的。 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并已提供必要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没有相反证据又拒绝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张成立。

    2021-04-21 133
  • 债务人拒绝偿还应如何处理
    债务人拒绝偿还应如何处理

    债务人拒不偿还债务,债权人可以去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起诉追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

    2020-02-29 79
专业问答更多>>
  • 被告拒绝出示合同怎么办,具体规定有哪些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2023-02-01 15,340
  • 被告人有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指定辩护或者要求拒绝辩护的,应如何处理

    被告人坚持自己行使辩护权,拒绝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并记录在案;但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拒绝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为其辩护,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但被告人需另行

    2022-02-15 15,340
  • 被告拒绝出示司法判决或合同,那么我该怎么办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主张所依据的事实。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良后果。人民法院应当向当

    2021-11-18 15,340
  • 如何拒绝被胁迫当事人签订合同

    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以将要发生的物质性损害或者精神性损害为要挟,使对方当事人产生恐惧,迫使其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而订立的合同。如果该合同损害了国家利益,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应属于无效合同

    2023-07-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出车祸拒绝赔偿该如何办 00:53
    出车祸拒绝赔偿该如何办

    车祸肇事者责任的认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车祸事故发生后,肇事者不赔偿的情况,受害方可以向交警部门请求帮助,交警部门予以调解,并要求肇事者承担赔偿责任。调解时应当注意:在双方都同意的基础进行调解;双方协调完成签订调解协议后,肇事方不遵照执

    914 15,340
  • 合同拒绝履行怎么办 00:56
    合同拒绝履行怎么办

    合同一方拒绝履行时,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继续履行或者是解除合同赔偿相应的损失。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是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

    388 15,340
  • 犯罪中止应当如何处罚 01:00
    犯罪中止应当如何处罚

    根据规定,对于犯罪中止的情况,只要其犯罪行为没有真正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应当对其的处罚消除掉。如果其犯罪行为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的,则应该对其处罚进行减轻。我国对犯罪中止行为是肯定和鼓励的,从以上规定就体现出来。 犯罪中止是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743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