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标的物在试用期内毁损的风险是否买方负担吗
标的物在试用期内毁损的风险是否买方负担吗

标的物在试用期内毁损的风险是否买方负担吗

2022-08-11 128
普法内容
标的物在试用期内毁损的风险买方负担。标的物所有权移转于买方之前,标的物风险由卖方(物主)承担;所有权一经移转于买方,不论标的物是否交付都由买方承担风险。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三条 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第六百零四条 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六百二十条 买受人收到标的物时应当在约定的检验期限内检验。没有约定检验期限的,应当及时检验。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标的物在一个试用期内毁损怎么办
    标的物在一个试用期内毁损怎么办

    标的物在试用期内毁损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试用买卖的当事人对标的物使用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出卖人无权请求买受人支付。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在试用期内已经支付部分价款或者对标的物实施出卖、出租、设立担保物权等行为的,视为同意购买。

    2021-03-21 49
  • 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承担
    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承担

    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是指“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的风险,主要包括由于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第三人的原因导致的标的物毁损、灭失。如果合同当事人对标的物毁损、灭失具有过错,则不属于风险负担问题,应当按违约责任或债权责任处理。

    2021-03-01 1,968
  • 哪些情况下买受人应当承担标的物毁损风险
    哪些情况下买受人应当承担标的物毁损风险

    1、标的物交付之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 2、因买受人的原因致使标的物未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时起承担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 3、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毁损、灭失的风险

    2021-01-29 69
专业问答更多>>
  • 标的物在试用期内毁损的风险由谁承担

    标的物在试用期内毁损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 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在试用期内可以购买标的物,也可以拒绝购买。因此,标的物在试用期内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

    2022-05-26 15,340
  • 标的物在试用期内毁损的风险谁来承担呢?

    出卖人应承担试用期内标的物损坏的风险。在试用交易中,出卖人将标的物交给买受人试用,目的只是转让货物的使用权; 试用买卖的买受人可以在试用期内购买标的物或拒绝购买。在买受人同意购买之前,合同未生效,货物

    2021-11-22 15,340
  • 标的物在试用期内毁损的风险应由谁承担

    1、标的物在试用期内毁损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 2、只要标的物已经交付,即使买受人尚未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风险同样转移给买受人承担,存在不可抗力的除外。 3、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三条标的物提

    2022-06-12 15,340
  • 试用买卖中商品在试用期毁损的风险谁负担

    试用买卖中,商品在试用期毁损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 我们逛商场买家用电器时,一些商家通常允许我们先试用一段时间,再决定买不买。这段试用时间就是试用期。那在试用期内,该商品毁损、灭失的风险,由谁承担呢?我

    2022-05-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买卖合同中的标的物风险负担规则 01:26
    买卖合同中的标的物风险负担规则

    买卖合同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标的物。标的物的灭失,意味着有一方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而标的物灭失的风险由谁负担,就意味着由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对此,我国合同法在买卖合同一章中,明确规定了标的物风险负担的规则。首先,标的物的风险负担应当遵循当事

    1,359 15,340
  • 试用买卖合同风险谁来承担 01:18
    试用买卖合同风险谁来承担

    买卖合同中最重要的就是标的物,而在买卖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都会涉及标的物的风险转移问题。风险转移是指,在标的物的买卖过程中,由于发生了不能归责于买卖双方的原因,标的物受到了损毁或灭失,这时候毁损灭失的风险由谁承担的问题。按照合同法的规定,

    2,622 15,340
  • 借名买房存在的风险 01:23
    借名买房存在的风险

    借名买房的风险包括: 名义产权人可能会反悔。名义产权人反悔的话,而出资人又无法证明双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等,就会很难取得房屋产权或收回购房款。 银行贷款合同提前解除。如果银行查出实际购房人和贷款人身份信息不一致,则可能提前解除合同。 名义产

    1,321 15,340
吴国公律师 吴国公律师

广东集智求强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刑事辩护、劳动纠纷、公司法、交通事故、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30-4804-466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