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是否可以随意更改土地用途
是否可以随意更改土地用途

是否可以随意更改土地用途

2020-03-02 116
普法内容
不可以随意更改土地用途。根据法律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无论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来使用土地。
《土地管理法》第四条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农村建房可以随意改变宅基地用途吗
    农村建房可以随意改变宅基地用途吗

    租赁房屋可以改变使用用途,但应当书面征得出租人同意。经有关部门审批,或者应当由出租人或者出租人委托承租人,报有关部门批准。承租人未征得出租人同意改变房屋用途的,致使房屋损坏的,出租人可以解除租赁合同。土地使用权出租是指土地使用者作为出租人将

    2020-11-13 150
  • 国有土地改变用途是否违法
    国有土地改变用途是否违法

    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权擅自改变用途违法,经有关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同意改变用途合法,国有土地改变用途需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国家土地供应政策、符合城市规划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2020-05-28 155
  • 承包土地的用途能否修改?
    承包土地的用途能否修改?

    承包土地不得改变用途。根据法律规定,土地承包方有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的义务,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将承包土地用于非农建设,如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导致土地损坏或破坏生态环境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0-02-18 124
专业问答更多>>
  • 是否可以随意更改土地用途

    1、是不可以随意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 2、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法律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

    2022-06-01 15,340
  • 土地用途可以随意更改吗

    1、是不可以随意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 2、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法律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

    2022-05-16 15,340
  • 住房土地使用证用途可以更改吗

    对于住房土地使用证用途可以更改吗的回答是不确定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如置业者不可未经同意就将商品房用地改为居住用地,但是如果在办理土地使用证转让手续时取得土地管理局的同意后,就可在新的土地使用证

    2022-09-01 15,340
  • 土地用途土地出让可以改变用途吗

    土地使用权的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国家实行土地使用管制制度,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法律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土地

    2021-11-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电子合同可以随意更改吗 01:07
    电子合同可以随意更改吗

    就算是电子合同,也不能随意更改。但是,如果更改合同的意思,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结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也可以自由地变更电子合同的内容。首先,电子合同是合同的表现形式的一种,与合同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电子合同也应当适用我国民法典有

    3,708 15,340
  • 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用途 01:26
    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用途

    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用途如下: 1、按照地貌的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以及平原等; 2、按照土壤的质地还可以划分为:壤土、砂土以及黏土等; 3、按照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可以划分为:国有的以及农村集体所有的; 4、按照获得途径可以

    11,873 15,340
  • 试用期可以随意辞职吗 01:01
    试用期可以随意辞职吗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是不可以随时离职的,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辞职,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职工如果不提前递交辞职信就离职,企业可以认定其是擅自离职,只能按旷工处理,扣除旷工工资。但是劳动者不需支付赔偿金。根据规定,劳动合同期

    826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