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催收法规
催收法规

催收法规

2020-05-11 963
普法内容
债务催收对象应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不得骚扰无关人员。 从业机构无法与债务人取得联系时,为恢复与债务人联系,方可与债务人事先约定的联系人进行联系。 在开展债务催收时,催收人员应第一时间表明所代表机构的名称,现场催收时应主动出示相关证件及借款资料。 催收人员在与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沟通时,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得采用恐吓、威胁、辱骂以及违反公序良俗的语言或行为胁迫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 第十三条债务催收对象应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不得骚扰无关人员。 第十四条从业机构无法与债务人取得联系时,为恢复与债务人联系,方可与债务人事先约定的联系人进行联系。 第十五条在开展债务催收时,催收人员应第一时间表明所代表机构的名称,现场催收时应主动出示相关证件及借款资料。 第十六条催收人员在与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沟通时,应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得采用恐吓、威胁、辱骂以及违反公序良俗的语言或行为胁迫债务人及相关当事人。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催收要有哪些法律法规
    催收要有哪些法律法规

    各类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均不得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也就是说,谁也不能暴力催收。“对涉嫌恶意欺诈和暴力催收等严重违法违规的机构,及时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

    2020-02-06 631
  • 公告催收的法律规定?
    公告催收的法律规定?

    公告催收是指债权人通过媒体将债务人(含担保人及其他负有偿还义务的人,下同)欠款的事实进行公开,要求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的一种催收手段。

    2020-04-13 442
  • 关于催收的法律法规条款
    关于催收的法律法规条款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以利息、违约金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债务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超出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不得对超出部分进行催收。从业机构应建立催收业务系统,该系统应有效支撑债务催收过程管理和债务催收行为管理;从业

    2021-04-25 1,489
专业问答更多>>
  • 多久之内催收上门催收法律规定吗

    催收上门不要逃避,可以协商晚点还。一般情况下,信用卡逾期了之后也是可以和公司协商分期还款的。但是前提是信用卡持卡人在逾期之后并没有恶意躲避银行的催收,并且在逾期之后积极和银行方面进行了协商且向银行说明

    2023-08-23 15,340
  • 法务部催收催收信用卡

    1,法务部的催款属于警告性质,信用卡持有人最好依催款通知上的要求与银行法务部联系。在没有能力全部偿还欠款时,要与银行主动协商还款额及还款期限。 2,与银行达成还款协议一定要按期履行,以避免被认定为恶意

    2023-07-12 15,340
  • 2022年催收新规定,软暴力催收入刑法了吗

    软暴力催收入刑法 行动建议: 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

    2023-01-01 15,340
  • 关于催收的法律法规条款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以利息、违约金和各种费用形式对债务人收取的综合资金成本超出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不得对超出部分进行催收。从业机构应建立催收业务系统,该系统应有效支撑

    2023-09-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违法催收怎么投诉 00:47
    违法催收怎么投诉

    违法催收,可以银监会或者催收方官网投诉。如果涉及严重的暴力催收情况,比如殴打、拘禁、打砸、侮辱伤害等行为,可以直接报警,建议保留相关的证据,有条件的可以提供录音录像,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进行验伤。还可以通过聚投诉平台进行投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报

    6,294 15,340
  • 未经同意上门催收合法吗 01:29
    未经同意上门催收合法吗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合理合法地催收,在这样的情况下上门催收合法。以下催收属于违法行为: 1、非法拘禁,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构成非法拘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2,478 15,340
  • 催收非法债务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 01:16
    催收非法债务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

    催收非法债务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是: 1、主观故意不同。催收非法债务罪主观方面为故意,目的是为了催收非法债务;非法拘禁罪的主观方面也是故意,但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为目的,动机多种多样,可能是为了催收债务,也可能是为了泄愤报复,为了逼取口供等;

    1,327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