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非上市公众企业收购管理办法
非上市公众企业收购管理办法

非上市公众企业收购管理办法

2020-08-26 134
普法内容
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内容是: 1、总则; 2、权益披露; 3、控制权变动披露; 4、要约收购; 5、监管措施与法律责任; 6、附则。 为了规范非上市公众公司的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变动活动,保护公众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证券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制定。
《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三条 公众公司的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变动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的规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当事人应当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自觉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接受政府、社会公众的监督。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办法的内容是怎样的
    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办法的内容是怎样的

    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办法的内容是: 1、公众公司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本办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做到股权明晰,合法规范经营,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公众公司公开转让股票应当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公开转让的公众公司股

    2020-05-27 94
  •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

    纳税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薄的;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

    2022-04-16 10,280
  • 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非税收入管理是包括非税收入取得、非税收入预算、非税收入使用、非税收入监督在内的一个完整系统。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对“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增强各级政府财力和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有效遏制腐败追求良治和深化改革建立公平社会分配秩序具

    2024-01-19 220
专业问答更多>>
  • 《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是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的管理办法是,非上市公众公司需要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中进行股份收购交易,并遵守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使股权清晰,机制健全,依法履行收购信息披露义务。

    2021-11-02 15,340
  • 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是什么

    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行政划转或者变更、执行法院裁定、继承、赠与等方式导致其直接拥有权益的股份变动达到前条规定比例的,应当按照前条规定履行披露义务。投资者虽不是公众的,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其他安排

    2022-09-10 15,340
  • 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11条

    收购人按照本办法第三章、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公众收购的,应当聘请具有财务顾问业务资格的专业机构担任财务顾问,但通过国有股行政划转或者变更、因继承取得股份、股份在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不同主体之间进行转让、取

    2022-09-08 15,340
  • 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46条

    股票不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的公众公司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变动的信息披露内容比照本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2022-09-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上市公司如何并购企业 01:14
    上市公司如何并购企业

    上市公司并购企业流程如下: 1、确定并购对象,初步协商并购方案。 2、对并购对象展开尽职调查和资产评估,确定并购对象的股权、资产价值。如果并购对象为国有企业,并购行为通常需要经过其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 3、签订并购协议,约定具体并购

    2,306 15,34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怎么办 00:57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怎么办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量刑标准,是按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受害者的人数以及造成损失的多少来确定的。其具体的量刑标准如下: 首先,在吸收存款的数额上,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

    1,470 15,340
  • 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别 01:04
    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别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体现在很多方面,具体而言,二者的区别主要包括:主观目的不同,客观行为表现方式不同以及量刑幅度不同等方面。行为人非法集资的主观目的主要为,永久地非法占有公众存款,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主观目的为暂时占有公众存款。

    2,223 15,340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