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如何规定财产的混同
如何规定财产的混同

如何规定财产的混同

2021-03-18 239
普法内容
离婚财产混同在《婚姻法》上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但是根据其他的法律可知离婚家庭财产混同就是指家庭共同财产,如果要进行财产分割是需得到共有人的认可,否则需提供证据证明。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公司个人财产混同如何承担责任?
    公司个人财产混同如何承担责任?

    公司和个人财产混同的,个人需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与个人财产混同是指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使公司与股东或其他公司人格完全混为一体,公司成为股东或其他公司的另一个自我,导致外界无法分清是与公司本身还是与股东或其他公司发

    2021-02-23 425
  • 夫妻共同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债权人如何维权
    夫妻共同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债权人如何维权

    只向公司追债。这适用于夫妻公司具有偿还能力,能够清偿债务的情况。同时向公司及夫妻追偿。当公司没有资产、没有偿还能力时,债权人可以选择要求股东夫妻承担连带清偿债务的责任。

    2021-03-20 112
  • 债权人债务人混同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债权人债务人混同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债务混同,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同归于一人,致使合同关系及其他债的关系消灭的事实。 法律规定,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的,债权债务终止,但是损害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混同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概括承受。概括承受是发生混同的主要原因。 主要有: (

    2022-03-26 15
专业问答更多>>
  • 财产混同应该如何界定?

    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意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合情合理地予以解决。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审判实践,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1、夫妻

    2023-09-07 15,340
  • 公司财产混同的举证是如何的

    公司财产混同的举证是: 1.收集债务公司的交易的发票、单证; 2.通过法院对工商税务等其他国家机关掌握的财产资料进行调查取证; 3.通过网络等其他各种渠道收集可能与涉嫌人格混同的公司相关的网络文献、司

    2023-03-09 15,340
  • 关联企业财产混同认定标准是如何的

    公司人格独立是其作为法人独立承担责任的前提。如果公司在人格上丧失独立性,成为股东或其他公司逃避债务的掩体和工具,则应当否认其独立的法人格,责令股东为其债务或者关联公司相互之间承担连带责任。 关联公司相

    2023-03-29 15,340
  • 公司财产混同需要如何举证

    1、收集债务公司的交易的发票、单证。由于公司与财务公章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混同,或者习惯性地与订立合同主体存在矛盾等,那么我们就可以对这些存在矛盾的票据、单证等资料比较分析得出财务混同的结论2、通过对工商

    2022-09-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新婚姻法离婚财产分割如何规定 01:18
    新婚姻法离婚财产分割如何规定

    2020年颁布了最新的民法典,而民法典就是关于婚姻家庭领域的最新法律规定。但是由于民法典是在2021年正式实施的,因此现行的婚姻法仍然有效。对于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民法典总体上吸纳了过去婚姻法的规定。总的来说,离婚时,双方的共同财

    1,445 15,340
  • 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 01:57
    如何界定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这就包括了: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赠与所得的财产,除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

    740 15,340
  • 非法吸收公共财产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 01:07
    非法吸收公共财产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非法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均可构成本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也即不特

    1,514 15,340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