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要约撤回要注意怎样的事项
要约撤回要注意怎样的事项

要约撤回要注意怎样的事项

2021-02-15 146
普法内容
要约撤回要注意如下事项: 一、需要注意撤回时间。要约应当在要约之前或与要约同时达到达受要约人的时候撤回; 二、需要注意撤回的法律效力。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发出之后但在发生法律效力以前,要约人欲使该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一条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 第四百七十五条要约可以撤回。要约的撤回适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 第四百八十五条承诺可以撤回。承诺的撤回适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 第四百七十七条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对话方式作出的,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为受要约人所知道;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撤回要约需要注意什么
    撤回要约需要注意什么

    要约撤回要注意的事项: 一、要约是需要在到达受要约人的时候撤回的。 二、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发出之后但在发生法律效力以前,要约人欲使该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

    2021-01-10 75
  • 要约怎样有效地撤回
    要约怎样有效地撤回

    要约可以撤回。要约撤回,是指在要约生效之前,要约人使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为了尊重要约人的意志和保护要约人的利益,只要要约撤回的通知先于或同时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就可产生撤回的效力。

    2021-02-15 101
  • 要约的撤回、撤销与失效是怎样的
    要约的撤回、撤销与失效是怎样的

    要约可以撤销。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要约撤销则是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1)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3)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

    2021-04-24 209
专业问答更多>>
  • 要约人撤回要约的需注意什么

    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发出之后但在发生法律效力以前,要约人欲使该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规定,要约可以撤回。要约撤回,是指在要约生效前,要约人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的意思的表示。要约一旦送达受

    2022-08-26 15,340
  • 商标注册撤回申请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吗

    1、提出撤回商标注册申请申请,不需要缴纳规费,但申请注册时已经缴纳的规费不予退回。 2、申请人申请注册的商标已经注册的,申请人不能撤回该商标的注册申请,而应当办理注销注册商标手续。 3、撤回共同申请商

    2021-09-22 15,340
  • 起诉离婚要怎样撤诉?有什么注意事项?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对于离婚案件,原告在法院立案之后、宣判之前撤诉的,法院原则上都会同意。 1、申请撤诉的人是提起诉讼当事

    2023-08-20 15,340
  • 要约的撤销和撤回是怎么样的?

    要约可以撤销。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要约撤销则是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1)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2)要约人依

    2023-08-1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公司撤销与注销有哪些注意事项 01:10
    公司撤销与注销有哪些注意事项

    公司撤销与注销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公司解散时,应该依照法律规定成立清算小组,清算小组应该自成立之日起10天之内,将清算小组的成员名单以及清算小组的负责人名单报送给公司登记机关进行备案; 2、清算小组在清算过程中,如果发现公司的财产不

    533 15,340
  • 收房有哪些步骤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01:16
    收房有哪些步骤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收房具体步骤和相应的注意事项为: 1、业主与开发商办理交房手续时,双方应检查和核实个人信息材料,确保无误后才能签订相关合同; 2、业主缴费时应核对《房屋实测面积测绘报告》无误后再结算房款和各项费用。 3、在收房通知书寄出30天内,购房者在约

    3,555 15,340
  • 合伙开公司要注意事项有几种 01:28
    合伙开公司要注意事项有几种

    合伙开公司要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确定公司合伙人出资比例:无论以何种方式出资,合伙人出资的方式、金额、期限,都应明确规定;只有明确规定了出资比例,在出现纠纷和债务的时候才便于划分责任,以免引起冲突; 2、确定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合伙人的权

    951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