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产假期间有工资么?
产假期间有工资么?

产假期间有工资么?

2020-12-24 112
普法内容
产假期间公司发放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如果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到生育保险基金处为其申请生育津贴,以生育津贴作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没有到产假期间, 要产假有工资吗
    没有到产假期间, 要产假有工资吗

    没有,休产假时公司里是没有工资的,社险办有补助,划到公司帐上,再由公司发给个人用人单位按职工上年度缴费工资总额的0.7%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费。

    2020-06-08 354
  • 私企员工产假期间的工资
    私企员工产假期间的工资

    私企员工产假期间有工资。产假期间是有工资的。按照法律规定,有购买生育保险的,产假期间的工资一般会让社保局支付。如果没有购买生育保险的,那么产假期间的工资,通常会让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之前,每个月实际工资足额发放。也就是说,除了基本工资外,其他

    2020-01-09 127
  • 现在女工有没有产假期间工资的啊?
    现在女工有没有产假期间工资的啊?

    产假期间工资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在休产假期间已经享受了生育津贴、医疗补贴等待遇,若生育津贴高于员工平均工资,则企业不用再向其支付产假工资;若低于平均工资,则公司需要补足差额。

    2020-09-08 57
专业问答更多>>
  • 产假期间的工资怎么算,休产假期间有工资吗?

    休产假期间的工资怎么算呢?按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有关休产假期间的工资问题 休产假期间有工资吗?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

    2022-04-14 15,340
  • 产假期间的工资怎么算,休产假期间有工资吗

    休产假期间的工资怎么算呢?按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有关休产假期间的工资问题 休产假期间有工资吗?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

    2022-04-18 15,340
  • 产假期间的工资怎么算, 休产假期间有工资吗

    休产假期间的工资怎么算呢?按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有关休产假期间的工资问题 休产假期间有工资吗?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

    2022-04-04 15,340
  • 产假假期间有工资吗

    国家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制定了相应的劳动保障制度,如果违反的话是要受到处罚的。职工应当享受的生育津贴,按照职工生育或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除以30再乘以规定的假期天数计

    2022-07-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产假期间工资怎么发放 01:39
    产假期间工资怎么发放

    产假是指,女职工在生育过程中依法享有的假期待遇。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在我国女职工分娩后,可以享受98天的产假;而怀孕期间,可以享受15天的长假。产假期间女职工的福利待遇,需要按照产前和产后来进行区分。分娩前,女职工享有15日的产

    20,106 15,340
  • 员工休产假期间社保费怎么扣 00:50
    员工休产假期间社保费怎么扣

    员工休产假期间,社保费还是按照以前的情况进行扣除。法律明确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因此,员工的产假是法定的,用人单位不得因休产假而降低员

    6,376 15,340
  • 假期工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 01:13
    假期工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

    老板工资拖欠的处理方法:首先劳动者可以先跟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协商失败,劳动者可以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然后劳动者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进行调解。如果调解失败,在一方当事人要求仲裁的情况下,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867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