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转账记录是否作为工资证明
转账记录是否作为工资证明

转账记录是否作为工资证明

2020-06-22 637
普法内容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私人转账是不可以作为证明工资的独立证据使用,要与其他证据相互佐证才能作为证据使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六十五条审判人员对单一证据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审核认定: (一)证据是否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二)证据与本案事实是否相关; (三)证据的形式、来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四)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 (五)证人或者提供证据的人,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 第六十九条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 (三)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五)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2022年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能作为证据吗
    2022年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能作为证据吗

    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能作为证据。在诉讼过程中,提供充足的微信聊天记录,最好包含在对方自行提供的照片、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法院根据上述个人信息线索核实该被告户籍信息后,依法向对方送达起诉状等应诉材料亦已由对方合法签收。虽对方拒不到庭

    2022-08-24 438
  • 接收收款人的转账记录可以作为入股证明吗
    接收收款人的转账记录可以作为入股证明吗

    可以做为证据,但如果对方提出银行转账是由于双方之间的其他民事关系,仍不能免除债务。

    2020-02-05 204
  • 转账记录能作为劳动关系的证据吗?
    转账记录能作为劳动关系的证据吗?

    一般来说转账的发放工资记录是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另外劳动者要想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可以采用下面几个证据: 1、社会保险记录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工资发放记录如盖章的工资条、工资卡的银行记录等。

    2022-12-19 994
专业问答更多>>
  • 民间借贷纠纷中,转账记录能否作为证据使用?转账记录能作为证据?

    只要与要证明的事实有关联,转账记录具有客观性,可以作为证据。这里必须强调:转账记录必须具有客观性,方能作为证据。一、证据的价值:作为证据,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说明问题,能够印证某一事实的存在性,与客观事件

    2022-02-12 15,340
  • 个人转账记录能作为讨债的证据吗

    是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证据包括:(1)当事人的陈述;(2)证据;(3)证据;(4)视听材料;(5)电子数据;(6)证人证言;(7)评估意见;(8)检查记录。微信聊天记录是一种电子数

    2021-12-13 15,340
  • 微信转账记录存在法律上能否作为借款凭证

    一般是可以作为证据的,可以起诉,要求对方返还,借款纠纷一般可以在原告的经常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进行起诉,主张对方返还欠款,一般简易程序3个月,普通程序6个月

    2023-06-02 15,340
  • 没有欠条但是有转账记录是否可以作为正式的证据

    《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近日,最高法院发布《关于适用的解释》,进一步明确电子邮件、短信、微博客、网聊记录、转账

    2021-03-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贩毒微信转账记录能定罪吗 01:24
    贩毒微信转账记录能定罪吗

    行为人贩卖毒品的,微信转账记录可能被作为定罪的证据,但仅依据转账记录还不足以对其定罪量刑,因为孤证不能定罪,但若有其他证据作支撑,微信转账记录就可以成为定案依据。具体的证据侦查与调取由公安机关进行。证据是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2,032 15,340
  • 微信聊天记录能作为法律证据吗 01:37
    微信聊天记录能作为法律证据吗

    微信聊天记录可以作为证据,但微信证据要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并不容易,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1、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必须具有客观真实性。客观真实性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能证明案件真实真相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微信聊天记录应当在当

    69,790 15,340
  • 超过三年的转账记录能起诉吗 00:50
    超过三年的转账记录能起诉吗

    超过三年的转账记录可以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欠款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计算。超过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是债务人产生了诉讼时效抗辩的权利,而非债权人丧失起诉权。一旦债务人

    2,469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