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预售合同未约定违约条款怎么办
预售合同未约定违约条款怎么办

预售合同未约定违约条款怎么办

2021-04-19 83
普法内容
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1、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2、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约定的违约金和不符合预售定金怎么办
    约定的违约金和不符合预售定金怎么办

    合同当事人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情况下,如果一方违约,对方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即对方享有选择权,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也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条款,但二者不能并用。定金罚则具有惩罚性,违约金也具有惩罚性,如果同时并用,

    2021-03-17 80
  • 预约合同可以怎么约定才算违约
    预约合同可以怎么约定才算违约

    不按约定履行预约合同算违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

    2021-03-19 129
  • 预售房房屋违约怎么办
    预售房房屋违约怎么办

    1、对预售方擅自改变合同中约定的房屋坐落、结构、层次、质量与条件。 2、对预售方延迟支付期限的,亦按以上处理。 3、对预售方以广告或其他方法故意提供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情况、误导他人预购其商品房的,则认定这买卖关系无效,对预购方造成的损失,

    2021-01-17 78
专业问答更多>>
  • 预约合同未约定怎么办

    预约合同,简而言之,买卖预约,是双方“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买卖合同”的合同。 若合同中并不明确包含订立本约的条款,则应当综合审查合同全部内容及当事人履行情况决定。 预约是合同磋商的一种特殊的缔约形

    2022-05-23 15,340
  • 劳动合同未约定违约条款

    一般属于单位内部规章制度规定的范畴。如单位存在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

    2022-03-13 15,340
  • 预付款合同违约怎么办

    由于预付款并不是定金的性质,法律对于预付款并没有规定,而对定金做出规定,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民法典》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

    2021-12-16 15,340
  • 租房合同未约定违约条款违约责任怎么认定?

    租房合同未约定违约条款违约责任的认定方式如下: 1、承租人经催告逾期不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由承租人承担违约责任; 2、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出租人不履行义务导致合同目的无法

    2022-06-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同违约条款怎么写 01:13
    合同违约条款怎么写

    合同违约条款怎么写 合同违约条款,应当按照以下内容书写:1、违约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即当一方拒不履行合同义务时,是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还是采取补救措施的责任,抑或其他违约责任。2、约定违约金的,应当明确违约金的具体金额或者计算方式。3、应当

    6,216 15,340
  • 合同未明确违约金的违约怎么办 00:59
    合同未明确违约金的违约怎么办

    合同未明确违约金,出现违约行为的话,只能主张其他形式的违约责任。这主要因为违约金责任适用的前提在于:合同当事人已经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出现一定的违约行为的时候,守约一方可以请求对方支付相应的违约金。换句话说,只要双方没有约定违约金,一方违约

    508 15,340
  • 合同违约条款不公平怎么办 01:12
    合同违约条款不公平怎么办

    合同违约条款不公平的话,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请求有权机关撤销这一项条款。在起诉或者仲裁的时候,当事人需要拿出证据证明:1、确实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的条款;2、这是在自己一方当事人处于危困状态,或者缺乏判断能力

    1,089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