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合同不约定利息怎么办?
合同不约定利息怎么办?

合同不约定利息怎么办?

2020-05-03 71
普法内容
合同未约定利息可以协议补充,未补充时如果借贷双方是自然人的,视为不要求利息;如果是其他民事主体的,可由法院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根据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第二十七条 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借款合同对利息的约定过高怎么办
    借款合同对利息的约定过高怎么办

    借款合同对利息约定过高的,对于超过高利贷部分的利息,可以不偿还;而对于合法部分的利息,仍然需要按照约定进行偿还。如果利息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属于过高。

    2021-02-02 183
  • 合同未约定利息是否应偿还利息
    合同未约定利息是否应偿还利息

    不需要。未约定利息的民间借贷,债权人不能在要求还款时向债务人索要利息。相关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2021-01-31 342
  • 借款利息合同违约金怎么规定?
    借款利息合同违约金怎么规定?

    违约金条款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范畴,当事人依据私法自治原则同时约定利息或罚息和违约金,应当承认其法律效力。由此见得,违约金和利息(罚息)两种责任形式在借款合同中是并行不矛盾的。 但是,如果民间借贷合同中对借款人逾期归还借款的违约责任,既约定了

    2021-04-21 131
专业问答更多>>
  • 合同不约定利息怎么办

    合同纠纷未约定利息,应当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如果该合同是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合同,合同未约定利息的,视为无息借贷,债权人不可以主张偿还利息。根据《民法典》第六百

    2022-06-03 15,340
  • 合同没约定利息怎么办

    合同纠纷未约定利息,一般是指民间借贷合同的当事人没有约定利息,视为无息借贷,出借人无权要求借款人支付还款期限内的利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借贷

    2022-06-04 15,340
  • 合同未约定利息怎么办

    合同纠纷未约定利息,应当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如果该合同是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合同,合同未约定利息的,视为无息借贷,债权人不可以主张偿还利息。根据《民法典》第六百

    2022-06-03 15,340
  • 借款合同没有约定利息利息怎么办

    借款合同未约定利息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2021-10-3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买卖合同未约定利息怎么办 01:03
    买卖合同未约定利息怎么办

    合同中未约定利息,当事人可以主张利息,利息的标准要参照同期央行贷款利息。 一方对合同中的义务不进行履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要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如果因此导致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的金额应等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885 15,340
  • 合同约定不明确怎么办 01:27
    合同约定不明确怎么办

    合同订立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是合同法的全面履行原则。如果合同约定不明确的,这时候当事人可以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的方式,对相关内容重新进行约定。如果双方不能达成新的补充协议,这时候就可以根据交易习惯,以及合

    1,309 15,340
  • 合同履行方式约定不明怎么办 01:32
    合同履行方式约定不明怎么办

    合同履行方式约定不明确的话,并不意味着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下去。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1条以及第62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一定的补救措施,补充合同的具体履行方式。首先,如果当事人能够就履行方式达成一致合意的话,就可以通过补充协议的方式,来确定新的

    925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