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怎么进行救济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怎么进行救济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怎么进行救济

2020-08-28 125
普法内容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救济: 1、股东大会决议存在瑕疵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2、公司根据股东大会已办理变更登记的,人民法院宣告撤销该决议后,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公司根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已办理变更登记的,人民法院宣告该决议无效或者撤销该决议后,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是股东会决议 怎样进行股东会决议
    什么是股东会决议 怎样进行股东会决议

    股东会议决议是股东对公司股东大会范围内的事项进行表决后作出的最终决定。普通决议是对公司一般事项作出的决议,如任免董事、监事、审计师或者清算人,决定其报酬,分配公司盈余、股息、红利等。特别决议是指对公司特殊事项作出的决议,如变更公司章程、增加

    2022-09-29 261
  • 对股东怎样进行司法救济
    对股东怎样进行司法救济

    股东清算权益的司法救济具有下列方式: 1、清算组违反法律规定,且清算可能严重损害股东利益的,公司股东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组进行清算; 2、执行未经确认的清算方案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股东可以请求清算组成员承担赔偿责任。

    2021-01-19 80
  • 股东会决议瑕疵被撤销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
    股东会决议瑕疵被撤销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

    股东会决议瑕疵被撤销,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天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但需要注意的是,会议召集程序或者表决方式仅有轻微瑕疵、且对决议未产生实质影响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2020-03-24 86
专业问答更多>>
  • 股东会决议瑕疵如何救济

    根据《公司法》第22条规定:“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

    2022-03-16 15,340
  •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被驳回

    《公司法》第二十二条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

    2022-03-19 15,340
  • 股东会决议的瑕疵有哪些

    股东会决议的瑕疵可分为形式上的瑕疵与内容上的瑕疵。 形式上的瑕疵是指股东会决议在程序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一般包括股东会会议召集程序瑕疵与表决程序的瑕疵。召集程序包括召集权人、通知的方式、时

    2021-07-13 15,340
  • 如何处理瑕疵股东会决议

    1、对于瑕疵股东会决议,股东或利害关系人可以通过诉讼请求撤销或请求确认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

    2021-07-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股东瑕疵出资能否影响行使股东权利 01:12
    股东瑕疵出资能否影响行使股东权利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股东出资不足的,要对公司承担补缴出资额的责任。如果股东是以货币,即现金形式出资的,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出资不足的,应当在一定时间内,及时向公司足额补缴。当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

    967 15,340
  • 股权转让股东会议决议怎么写 01:06
    股权转让股东会议决议怎么写

    股东转让股权的股东会决议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1个部分是召开股东会决议的经过,例如发起人。第2个部分是关于股东会会议的情况,例如参会人员,会议地点,会议时间。第3部分是关于进行股权转让的事项的表决经过,例如表决同意的人员,表决不

    1,111 15,340
  • 合同效力瑕疵怎么办 01:34
    合同效力瑕疵怎么办

    和合同的效力瑕疵,主要是指合同不完全具备当事人名称或姓名、标的和数量条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姓名,标的和数量的话,一般应当

    1,259 15,340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