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继承的债权应当如何处理
继承的债权应当如何处理

继承的债权应当如何处理

2021-01-17 103
普法内容
继承的债权处理是债务人应当向债权的继承人偿还债务,前提是债务人知道哪一个或者是几个继承人继承了债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债务人不偿还的,继承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法院应当如何确定继承权
    法院应当如何确定继承权

    法院确定继承权的依据有二: 第一,遗嘱。被继承人如果有遗嘱,遵照遗嘱执行。 第二,法定继承。如果没有遗嘱,遵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继承顺序为: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021-01-12 101
  • 死者的债权应当由谁继承
    死者的债权应当由谁继承

    死者的债权由谁继承,要看该债权是否有继承人,以及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继承了死者遗留的遗产,也就意味着继承了死者的债务,那么继承者需要在遗产价值的范围内,对死者遗留的债务进行清偿。没有继承死者遗产的,就不需要继承债务。如果该债务属于夫妻

    2022-06-06 174
  • 债权人未按时间申报债权应当如何处理?
    债权人未按时间申报债权应当如何处理?

    债权人未按时间申报债权的,可以在公司清算程序终结前补充申报,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具体条件如下: 1)要求债权人对补充申报不存在主观过错; 2)补充申报的债权必须在清算程序终结前,而清算程序不等人; 3)补充申报的债权即使成立,也一般在尚

    2021-03-01 18
专业问答更多>>
  • 债权应当怎样继承?

    债权可以作为遗产由继承人依法继承,如果有遗嘱的,则应当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应当按照法定的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祖父母、兄弟姐妹等。

    2023-09-20 15,340
  • 继承到底该如何处理债权?

    承继债权的处理方式如下: 1、清偿遗产债务应优先于遗赠,为特定继承人保留必要份额。 2、确定遗产债务清偿顺序;遗产债务清偿顺序之确立,涉及继承人、遗产债务人及相关利害关系人的财产权益保护。 根据现代民

    2023-12-08 15,340
  • 如何处理公公去世后的债务继承人,继承人应如何偿还被继承人的债务

    (1)以被继承人个人名义发生的,并应由其个人承担的债务。需要注意的是,在继承开始后,因殡葬被继承人所欠下的债务,不属于被继承人的债务。 (2)在共同债务中,应由被继承人个人承担的债务份额。 3、在确定

    2022-03-05 15,340
  • 继承人生前债务的应当如何认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继承人接受继承,应当承受被继承人的财产权利和财产义务。也就是说,继承人表示接受继承,就应当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如果继承人放弃了遗产继承,则对被继承人的债务没有清偿

    2023-06-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01:21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在继承过程中,不仅会涉及遗产的继承,还会涉及债权债务的继承。要确定债权债务的继承范围,首先要就债权债务这两个不同的权利义务做出区分。对于债务的继承,根据我国继承法以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继承人以实际继承的遗产为限度,继承被继承人的债务。换句话

    811 15,340
  • 继承权证明书如何办理 01:09
    继承权证明书如何办理

    并没有继承权证明书这一种说法。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123条的规定,被继承人死亡之后留有遗产的,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遗赠扶养协议来执行;有遗嘱的,按照遗嘱来执行;没有遗嘱或者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定来执行。换句话说,能够获得继承权的

    1,968 15,340
  • 债权人应如何讨债 01:03
    债权人应如何讨债

    债权人讨债方法有以下五种: 1、和解法。协商和解是指讨债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解决纠纷; 2、调解法。讨债人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3、仲裁法。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统一实行或裁或审、一裁终局

    121 15,340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