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怎样让对方净身出户
怎样让对方净身出户

怎样让对方净身出户

2023-02-05 9,865
普法内容
让对方净身出户的情况有: 1、”出户”的约定。 (1)净身出户是指离婚时,一方不带走任何财产。在这个问题上,法律是存在争议的,目前法律还没有明文规定这类协议的效力,是否有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目前的司法实践而言,一般情况下法律是不支持所谓的附条件的“净身出户协议”的。如一方提出离婚,则自愿净身出户。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婚姻自由的权利,既包括结婚自由又包括离婚自由。以协议的方式限制对方离婚自由,将放弃全部财产作为离婚的条件,本质就是限制了公民的离婚自由,是违法的。所以这种“净身出户协议”就是无效的; (2)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结婚以前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属,例如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也就是说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样的约定是有法律效力的。 2、“净身出户”的保证书。 夫妻间难免会产生矛盾,在出现危机时,夫妻双方往往会就夫妻之间相互的忠贞、家庭责任、孩子问题及惩罚措施签订《保证书》来进行约定,但这类婚姻保证书并不是全部有效。 (1)当事人一方在婚姻保证书中约定有“净身出户”的条款也并非全都为法律所禁止。若签订此类保证书时系其真实的意思表示,可以视为夫妻双方对其所属财产的约定。 (2)“背叛婚姻方不得探望子女、不得做孩子的父(母)亲”等条款,此类约定概属无效。因为涉及到子女的探望权及子女与离异父母的关系属身份关系,当事人不能约定予以排除相关当事人的权利。 3、通过双方在婚内签订财产分割协议明确财产归一方所有或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并办理离婚登记时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归一方全部所有,另一方不分割任何财产,否则,法律上并不会判决任何一方净身出户。但是,也有一定的例外,如果一方在离婚诉讼中隐瞒或转移财产被发现的,则法院可以判决转移财产一方可能不分得该财产,如该财产是唯一的夫妻共同财产,则可能会导致法律上“净身出户”的情况发生。 需要提醒的是,在签订婚姻保证书时,最好有第三方介入,如社会基层组织,无利害关系的同事、朋友等参与、见证,以此来更好地确保婚姻保证书的法律效力。 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有前述行为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注意,仅仅只是“可以”少分或不分,就是说也可不这么分,甚至多分也不违反法律规定,由此可以看出,出轨与财产分割没有法律上的必然联系。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有过错一方自愿净身出户的话,无过错方很难通过法律手段使其净身出户。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有: 1、工资、奖金和其他劳务报酬; 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起诉离婚的流程是: 1、起诉阶段。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反之则退回原告文件及材料,并告之不予受理的理由; 2、答辩阶段。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书面答辩;被告在十五日内不提出答辩,人民法院照常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如果被告确因非个人意志的原因在十五日内不能作出答辩,可以据实向人民法院申请,请求延期,人民法院院长可以作出延期的决定; 3、开庭审理阶段。这一阶段进入离婚诉讼的实质性阶段,主要是审查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4、离婚诉讼结束。但如果不服法庭判决,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判决书生效。对生效的离婚判决不服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能申请再审,只能就有关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育问题申请再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有前述行为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第一千零六十六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让男人净身出户会怎么样
    让男人净身出户会怎么样

    如果双方协商一致,男方净身出户是合法的,其余情形下,男方并不能净身出户。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021-04-11 150
  • 男方让女方净身出户不出婚怎么办
    男方让女方净身出户不出婚怎么办

    男方让女方净身出婚也不离拖着怎么办。 如果是一方不同意或签了离婚协议后反悔不履行的,那么应当通过诉讼离婚,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或者在被告居住超过一年以上的所在地法院起诉,如果被告下落不明或者监禁1年以上的,可以在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离婚。

    2020-05-19 118
  • 不让男方净身出户我该怎么办?
    不让男方净身出户我该怎么办?

    夫妻离婚中一方不可以强制另一方净身出户,我国法律并没有净身出户的具体规定。一般婚后取得的财产,没有特殊情况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原则上双方平均分配。对于个人婚前财产,原则上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另一方不得参与分配。

    2021-03-18 66
专业问答更多>>
  • 让女方净身出户流程是怎么样的?

    1、女方作为过错方,可以要求其少分或者不分财产。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2022-11-28 15,340
  • 离婚净身出户离婚怎么可以让对方走

    若要达到“净身出户”的法律效果,一是通过双方在婚内签订财产分割协议明确财产归一方所有,二是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并办理离婚登记时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归一方全部所有,另一方不分割任何财产,否则,法律上并不会判

    2022-04-20 15,340
  • 因出轨离婚,让对方净身出户,法院能判吗?

    因出轨离婚让对方净身出户的法院不会支持,除非对方自愿净身出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执行)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

    2021-04-13 15,340
  • 净身出户可以起诉吗女方净身出户

    女方净身出户后反悔了,此时一般是不能再起诉。但是,如果男方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财产,起诉的法定条件为原告要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要

    2023-07-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出轨一方可否净身出户 01:04
    出轨一方可否净身出户

    根据我国的司法实践,如果一方“出轨”构成婚姻过错,财产分割时可以向无过错方倾斜,或者需要向无过错方提供损害赔偿,但是不会让对方“净身出户”,倾斜的程度也因每个案件的不同而有差异。并且在离婚时,还需要提供对方“出轨”的相应证据,法律上的婚姻过

    1,521 15,340
  • 让男人净身出户需要什么条件 01:27
    让男人净身出户需要什么条件

    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做到让男人净身出户。第一种,双方签订财产协议,约定当具备某一种或几种特定条件时,离婚时男方净身出户。第二种,双方未订立财产协议,但是男方在离婚时恶意隐瞒、转移、损毁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男方企图通过上述方式侵占全部夫妻共

    2,610 15,340
  • 净身出户债务怎么分配 01:08
    净身出户债务怎么分配

    我国法律并没有“离婚净身出户”的相关规定,协议离婚时,夫妻双方可以约定所有夫妻共同财产归一方所有,同时也要对夫妻共同债务如何承担协商一致,可以约定所有夫妻共同债务由一方承担或者双方共同承担,具体如下: 1、对于超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原则

    880 15,340
赵丽律师 赵丽律师

北京安嘉律师事务所 | 联合创始人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
咨询律师
400-606-2627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