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是?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是?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是?

2020-05-24 299
普法内容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是生产经营单位。 根据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理解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如何理解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风险分级管控和稳患排查治理的理解如下: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的实质一样,只是侧重点或者说工作的顺序不同;2、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的实质,是辨识生产经营单位中存在的事故危害因素,然后通过

    2021-12-11 5,588
  • 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分级管控的关系
    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分级管控的关系

    1、都是安全系统管理的核心环节。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均有明确要求,并作为其基础关键环节存在。其核心理念是运用PDCA模式与过程方法,系统的进行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的确定,并

    2020-07-18 2,391
  • 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主要依据是什么
    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主要依据是什么

    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是依据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结合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业特点,摘录出违反上述法律、法规、标准、规章等条款的,且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020-06-05 1,371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理解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风险分级管控和稳患排查治理的理解如下: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的实质一样,只是侧重点或者说工作的顺序不同;2、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的实质,是辨识生

    2021-12-18 15,340
  •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定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治理各地区、各行业领域事故隐患,狠抓隐患整改工作,进一步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隐患

    2022-03-12 15,340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如何填写

    你就按照表格内容填写。把你单位设计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逐条罗列出来,再把每一条的整改对策和时间以及责任人填写完整。就可以了。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生产安全事故的根源。没有事故隐患就

    2022-10-08 15,340
  •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什么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主要的责任主体。基础管理类隐患主要是针对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

    2021-12-1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重大事故隐患罪判定标准 01:13
    重大事故隐患罪判定标准

    重大事故隐患的相关罪名,包括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等。 如果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

    4,906 15,340
  • 刑事正当防卫负民事责任吗 01:10
    刑事正当防卫负民事责任吗

    刑事正当防卫不负民事责任。 1、如果受害人遭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被害人是可以采取紧急手段防止侵害人对其造成更加恶劣的后果,此种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不负民事责任。 2、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

    284 15,340
  • 控制权和控股权的区别是什么 01:12
    控制权和控股权的区别是什么

    控股权是指对公司股份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或者虽然持股比例没有达到50%以上但是却是所占比例最多,并且能够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权利。控制权则是指拥有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或者通过协议方式能够对其实行实际控制的权利,也就是对公司的一切重大事项拥

    3,412 15,340
吴莉律师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公司法、婚姻家庭、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186-2004-794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