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合同无效的现象有哪些
合同无效的现象有哪些

合同无效的现象有哪些

2021-04-19 270
普法内容
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普通投标规定的无效投标现象有哪些?
    普通投标规定的无效投标现象有哪些?

    以下情形投标无效: (一)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 (二)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 (三)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或者联系人员为同一人; (四)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

    2020-04-05 320
  • 房屋买卖无效合同的表现有哪些?
    房屋买卖无效合同的表现有哪些?

    房屋买卖中合同无效的情况有:以非书面形式签订的;主体不合格的;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存在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情形的;因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签订的;通过未授权代理人签订的;房屋与土地分开转让的;房屋权属有争议的;被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

    2021-02-07 81
  • 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有哪些表现?
    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有哪些表现?

    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况有:没有合法有效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出卖人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或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抵押的;出卖人将房屋出卖给第三人或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出卖的;故意隐瞒所售房屋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的。

    2021-04-18 50
专业问答更多>>
  • 合同待定现象有哪些?合同在效力范围内的

    合同效力在下列情况下待定: 第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合同。 二、无权代理人签订合同,或者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签订合同。 三、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合同的。

    2021-11-11 15,340
  • 合同终止有哪些现象

    1、合同已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履行完毕; 2、合同当事人所负的债务相互抵销; 3、当事人依法解除合同; 4、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规定,有下

    2022-12-03 15,340
  • 车祸无责有哪些现象?

    发生车祸,如果对方具有以下情形,则相对方无责: 1、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 2、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 3、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根据《道路交通

    2022-06-05 15,340
  • 有效合同的现象是指什么

    有效合同缔约是指一个合同的内容是完备、合法,完备就是看内容的全面、合法就是看各条款是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一般有了双方或多方签字、盖章后即生效。

    2022-11-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有哪些规定 01:20
    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有哪些规定

    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主要是合同法第52条到第59条。其中,合同法第52条以及第53条主要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包括了以下情形:1、一方实施欺诈、胁迫的行为,从而订立合同,同时损害了国家利

    6,480 15,340
  • 有效合同的有效要件有哪些 01:19
    有效合同的有效要件有哪些

    同时具备以下四个要件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1、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在我国,年满十六周岁,且精神正常的人拥有独立签订合同的行为能力;2、合同的内容与形式合法,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

    1,731 15,340
  • 借条无效的条件有哪些 00:51
    借条无效的条件有哪些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借条是无效的: 1、不能够证明有欠债事实的内容,缺少明确的欠债人、债权人、借钱时间、金额等必备要素; 2、不是真实意思的表示,欠条不是双方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产生的; 3、欠条内容取得的过程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707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