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疫情哄抬物价的认定标准
疫情哄抬物价的认定标准

疫情哄抬物价的认定标准

2020-07-30 85
普法内容
只要是高于正常市场价值就属于哄抬价格。可以予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1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不正当价格行为。第40条规定,经营者有上述行为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9条规定,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如果涉嫌犯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52条规定,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举报电话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举报电话

    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或者直接拨打110报警电话,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2020-07-22 129
  •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标准会有哪些处置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标准会有哪些处置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标准的处置:应当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0-10-14 69
  • 为什么疫情期间不能哄抬物价?
    为什么疫情期间不能哄抬物价?

    疫情期间故意抬高物价是违法的。有下列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

    2020-11-07 358
专业问答更多>>
  • 关于疫情哄抬物价问题

    可以举报。一、拨打12020举报电话疫情防控期间,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防疫用品和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监测分析,认真开展市场调查,及时报告价格异常波动和市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市

    2022-09-13 15,340
  • 急?疫情期间能哄抬物价吗?

    依照《》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全国检察机关依法办理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第一批)》四、依法严惩哄抬物价犯罪在疫情防控期间,违反国家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

    2022-09-01 15,340
  • 物价哄抬疫情对物价有什么影响

    在疫情防控期间,不法分子通过哄抬价格、生产销售伪劣口罩等防控物资的,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规定从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如果当事人没有违法所得,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可以

    2023-08-05 15,340
  • 如何处罚特大疫情哄抬物价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如果在疫情期间哄抬物价,违法数额较大或者造成严重的后果,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另外,如果对政府指导价拒不履行者,会责令整改并没收违法所得。《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

    2022-09-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二套房的认定标准 01:18
    二套房的认定标准

    二套房的认定标准有以下几点: 1、父母名下有房产,以未成年的子女名义再购房的; 2、未成年的时候名下已有房产,成年后再次贷款购房的; 3、个人名下已持有全款购买的住房,再次贷款购房的; 4、个人名下还有贷款购买的住房,在贷款结清出售之后再次

    16,921 15,340
  • 违法建筑的认定标准 01:24
    违法建筑的认定标准

    违法建筑简单来说就是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建筑物,此处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指《城乡规划法》,该法规定,在城市、镇等规划区内进行工程建设的,不论单位还是个人均应当向相关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此处的”应当“体现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即每

    5,969 15,340
  • 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 01:40
    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

    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如下: 当事人开车或直接抛弃驾驶车辆,逃离事故现场,且当时头脑清晰,知道已经发生事故的; 以自己对事故的判断,认为没有责任,开车离开事故现场的; 报案之后不在现场听候警察处理,且可能酒后驾驶等,弃车走后又回来的; 将伤者送

    5,887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