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离婚诉讼的时候有哪些误区
离婚诉讼的时候有哪些误区

离婚诉讼的时候有哪些误区

2021-04-02 91
普法内容
离婚诉讼中的认识误区: 1.分居二年即可自行离婚。 2.先提出离婚会吃亏。 3.没和家人商量,法院不能判离婚。 4.只要没判离,就有权接妻子回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有哪些关于离婚诉讼的误区
    有哪些关于离婚诉讼的误区

    离婚诉讼中有以下认识误区: 1、分居二年即可自行离婚。 2、先提出离婚会吃亏。 3、没和家人商量,法院不能判离婚。 4、只要没判离,就有权接妻子回家。 离婚诉讼,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提出与另一方解除婚姻关系的诉讼。

    2021-11-07 26
  • 诉讼离婚时都存在哪些误区
    诉讼离婚时都存在哪些误区

    诉讼离婚时存在的误区: 一、“青春损失费“赔偿误区。 二、“我不同意离就别想离”。 三、小孩抚养误区——抚养费和抚养权。 四、离婚了就别来找我。 五、只要找到了对方有婚外情的证据,自己在诉讼中就会占主动。

    2021-03-22 60
  • 离婚案件争议的离婚诉讼误区有哪些
    离婚案件争议的离婚诉讼误区有哪些

    以下误区是在离婚诉讼过程中会出现的: 1、先提出离婚的,人民法院会据此作出对原告的不利判决; 2、父母离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会随之改变; 3、共同债务,只要一方不知情,就没有偿还义务; 4、离婚诉讼中的其他认识误区。

    2021-02-01 82
专业问答更多>>
  • 诉讼离婚中小心哪些误区

    离婚诉讼中要小心的误区有: 1、只要能够证明对方在婚姻过程中有出轨行为,就可以依法判决离婚,并在离婚时能多分夫妻共同财产; 2、一方坚持不同意离婚,或者不出席法院审判的,当事人就不能离婚; 3、不直接

    2023-09-25 15,340
  • 对于离婚诉讼中的误区的认识有哪些

    离婚诉讼中的认识误区有: 1.分居二年即可自行离婚; 2.先提出离婚会吃亏; 3.没和家人商量,法院不能判离婚; 4.只要没判离,就有权接妻子回家。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

    2023-01-29 15,340
  • 离婚诉讼证据哪些时候提交

    一般来说,法院指定的举证期不得少于30天,当事人之际协议的举证期可以少于30天。 如果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可以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

    2023-12-21 15,340
  • 哪些时候能再提起离婚诉讼

    1、如果有新情况、新理由的,随时可以再提起离婚诉讼。但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只能在六个月后,再提起离婚诉讼。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对下

    2022-06-2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诉讼离婚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00:55
    诉讼离婚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诉讼离婚的法定情形具体如下: 1、夫妻一方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 2、一方有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一方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这里所指的并非一般的赌博、吸毒行为,而必须是达到已成恶习且屡教不改的地步;除了明确列举的赌

    422 15,340
  • 家暴诉讼离婚证据有哪些 00:58
    家暴诉讼离婚证据有哪些

    能够证明家庭暴力的事实存在的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两种:1、直接证据包括:出警记录、告诫书、受伤部位的照片、就医留下的病例、医疗费单据等等;2、间接证据包括:邻居或者家人的证人证言等。如果遭受了家庭暴力,受害方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并留下

    1,114 15,340
  • 欠款诉讼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01:14
    欠款诉讼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第一,当事人一方死亡,要等候继承人是否参与诉讼案件的。第二,当事人一方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也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第三,代表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中止,还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第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拒的原因不能参加诉讼的,应当中止诉讼

    1,031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