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合同显失公平的后果是什么
合同显失公平的后果是什么

合同显失公平的后果是什么

2021-04-02 75
普法内容
合同显失公平的后果是受损害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由各方当事人承担因合同无效所需承担的民事责任,例如返还因无效合同所得的财产;或者折价补偿对方等。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可以称为是显失公平的合同
    什么可以称为是显失公平的合同

    可以称为是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4 69
  • 什么是显失公平(中)
    什么是显失公平(中)

    显失公平是指不具备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原因,但行为人单方面获取暴利,依照行为当时的情形,社会公认为重大不公平的行为。显失公平行为违反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

    2021-03-18 115
  • 显失公平的合同具体什么意思
    显失公平的合同具体什么意思

    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利用自身优势或者对方缺乏经验,导致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民事行为是否明显不公平,应当以行为成立时的情况作为判断标准。明显不公平的合同往往是双方的权利义务极不平等,经济利益不平衡,违反了公平合理的原则。

    2022-06-17 175
专业问答更多>>
  • 合同显失公平的后果

    合同显失公平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该合同,并要求对方返还因此取得的财产,不能返还的,可以折价补偿,过错方还应赔偿对方遭受的损失。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

    2022-06-02 15,340
  • 什么是显失公平的合同

    主要有以下注意事项: 1、产权证要齐全。2、签合同时要写明交房日期、通水、通电、通气等条件,要明确双方违约责任。3、延期交房:开发商《补充协议》规定,“若开发商延期交楼,则按业主已交房价每日千分之一支

    2022-08-22 15,340
  • 什么是合同显失公平

    合同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我国法律对此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判断一份合同是否显失公平,应单纯地看合同的结果是否双方当事人利益严重失衡;另一种观点认为,除存在合同结果使双方利益不平

    2022-07-03 15,340
  • 合同显失公平

    合同显失公平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该合同,并要求对方返还因此取得的财产,不能返还的,可以折价补偿,过错方还应赔偿对方遭受的损失。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

    2022-06-0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显失公平的合同效力如何 01:11
    显失公平的合同效力如何

    显失公平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合同的其中一方,在受损害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时与其签订合同,致使该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可以请求法院,又或者是仲裁机构对合同予以撤销。 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具体情况的,可以认定为显失

    2,257 15,340
  • 显失公平合同如何认定 01:16
    显失公平合同如何认定

    显失公平合同如何认定 根据民法总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显失公平是合同可撤销的事由之一。对于如何认定合同显示公平,有两个判断因素:1、主观要件: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存在一方故意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的主观恶意。也就是说,相对人

    1,841 15,340
  • 如何界定合同显失公平行为 01:14
    如何界定合同显失公平行为

    根据民法总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显失公平是合同可撤销的事由之一。对于如何认定合同显示公平,有两个判断因素:1、主观要件: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存在一方故意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的主观恶意。也就是说,相对人在明知行为人处于危困状

    1,508 15,340
丰培铭律师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刑事辩护、继承
咨询律师
185-0044-778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