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个人信用报告区分善意和恶意欠债吗
个人信用报告区分善意和恶意欠债吗

个人信用报告区分善意和恶意欠债吗

2021-03-08 160
普法内容
个人信用报告是不会区分善意和恶意欠债的,信用报告仅会对当事人是否如期履行义务作出记录,不会记录当事人的主观意图。我国《民法典》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个人信用报告那个负责人是善意还是恶意
    个人信用报告那个负责人是善意还是恶意

    个人信用报告不划分善意和恶意欠款。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是对个人过去信用行为的客观记录,只划分是否欠钱,欠多少,并不对个人的信用好坏进行定性的判断。

    2020-09-10 74
  • 个人信用报告善意欠款是什么意思
    个人信用报告善意欠款是什么意思

    个人信用报告不区分善意和恶意欠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是对个人过去信用行为的客观记录,只划分是否欠钱,欠多少,并不对个人的信用好坏进行定性的判断。

    2020-06-10 295
  • 善意第三人和善意相对人区别
    善意第三人和善意相对人区别

    相对人是相对于本人而言的,第三人是相对于本人之外的他人而言,善意是就本人的意思表现形式或本人的权利外观与真实状态并不完全一致,如果他人,不管是相对人,还是相对人之外的第三人,只要其是善意的相信该外观,基于保护其善意信赖利益的需要,哪怕相信的

    2021-04-19 3,357
专业问答更多>>
  • 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

    《刑法》第196条第二款的信用卡诈骗罪 规定,是指信用卡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在主观上的差异。

    2022-04-19 15,340
  • 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的区别

    根据《刑法》规定,透支是指在银行设立账户的客户在账户上已无资金或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经过银行批准,允许客户以超过其账上资金的额度支用款项的行为。透支实质上是银行借钱给客户。所谓恶意透支,根据《刑法》第1

    2022-03-20 15,340
  • 信用卡诈骗罪中恶意透支和善意透支的区别是什么

    在信用卡透支的情况下,区分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也应当从行为人的故意内容来分析,如果行为人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则是恶意透支,反之,则是善意透支。所谓恶意透支,根据《刑法》第196条第二款的信用卡诈

    2022-04-22 15,340
  • 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关系,信用卡恶意透支

    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行为人具有不同的主观故意。二者在客观表现上虽然都是造成了透支,但前者的行为人是为了先用后还,届时将归还透支款和利息;而后者是为了将透支款占为己有,根本不想偿还或者没有

    2021-03-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恶意透支信用卡怎么判刑 01:17
    恶意透支信用卡怎么判刑

    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一般情况下,恶意透支属于违约行为,需依照信用卡领用合同承担违约责任,但符合一定条件将成立犯罪。《刑法》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

    1,535 15,340
  • 债务人恶意躲避债务怎么办 01:04
    债务人恶意躲避债务怎么办

    债务人恶意躲避债务的,债权人可以通过行使代位权或撤销权来维护合法权益。其中,代位权的行使是指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时,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的一种权利。而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恶意处分财产,导致债权人利

    1,838 15,340
  • 债务人消失恶意逃债怎么办 00:58
    债务人消失恶意逃债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保护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如果债务人消失、恶意躲债,拒不履行偿还债务的义务,债权人可以积极通过法律,保护债务的实现。具体来说,债权人可以收集相关的证据,并提供债务人的具体信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立

    880 15,340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律所主任

擅长:民事诉讼、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400-110-201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