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担保人多长时间不用还款
担保人多长时间不用还款

担保人多长时间不用还款

2021-02-16 111
普法内容
超过担保期限后的担保人不用还款。如果一般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或者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六百九十三条 一般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私人借款担保人有效担保时间多长
    私人借款担保人有效担保时间多长

    双方可以就担保期限进行约定,但是大概限制在六个月至两年中。所以,借款中约定了担保的,即使是做连带担保,担保期限最长是2年。

    2021-03-26 377
  • 担保贷款逾期多长时间不还会怎么样
    担保贷款逾期多长时间不还会怎么样

    连带责任保证期间由保证合同约定,如果没有约定的,连带保证的期间是主债务履行期间之日起6个月内。

    2021-01-20 102
  • 贷款担保人时效多长?
    贷款担保人时效多长?

    民间借贷担保人时效一般是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的6个月内,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可以从约定。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规定,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

    2021-02-11 97
专业问答更多>>
  • 担保贷款后多长时间还款

    一直到贷款还清后。 担保人条件: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年龄在18(含)--65周岁(含)之间; 具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及婚姻状况证明; 具有良好的信用

    2022-08-27 15,340
  • 民间借贷担保人多长时间不用担责

    1、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2、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

    2022-06-12 15,340
  • 民间借贷有还款日期的担保人是多长时间?没有还款日期的担保人的担保时间是多少?

    对保证期间的确定: ①一般保证与连带保证都是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的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起六个月。 ②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

    2022-07-05 15,340
  • 担保人贷款的担保期限是多长时间

    1、保证期间可以由双方当事人达成约定,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

    2022-07-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借款担保人担保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01:04
    借款担保人担保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借款担保人担保期限长短需要看双方当事人在担保合同中是否明确了担保期限。当双方在担保合同中明确约定了担保期的,担保人的保证期限按约定的期限履行;担保合同中没有约定的,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保证期限视为主债务履行期限满之日起6个月,需要注意的是在

    2,548 15,340
  • 担保合同诉讼时效为多长时间 01:19
    担保合同诉讼时效为多长时间

    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诉讼时效结束以后,担保权人在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二年内行使担保物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期限,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效力。 保证期间是债权人可以向保证人行使权利的期间,债权人如果

    1,179 15,340
  • 挪用公款多长时间构成犯罪 00:59
    挪用公款多长时间构成犯罪

    如果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并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即构成挪用公款罪。但是判断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除了根据挪用公款的时间及挪用的数额进行判断之外,还应当根据其所挪用的公款的用途进行判断。首先,如果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归个人使

    2,052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