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被刑事处罚是哪些的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人民陪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会被免职: (一)本人申请辞去人民陪审员职务的; (二)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审判活动,影响审判工作正常进行的; (三)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及相关规定,徇私舞弊,造成错误裁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按照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陪审员包括人民陪审员和审判员,人民陪审员是指来自于基层,从人民群众中挑选的作为案件裁决之一的人员,审判员是指通过国家选拔,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对案件做出判决的人员。
-
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的人员有哪些
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的人员有以下几种: 1、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2、律师、公证员、仲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3、因职务原因不适宜担任人民陪审
2021.12.13 3,180 -
哪些人可以成为人民陪审员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担任人民陪审员: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年满二十八周岁; (三)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2020.03.05 568 -
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条件有哪些
人民陪审员需要的条件是: 1、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不得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年满二十八周岁;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5、一般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2020.01.22 857
-
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的区别是哪些呢?
前者不能独立审判,而且不能参加二审人民陪审员与陪审员属同一类,也就是国家为了保障公民依法参加审判活动而设立的,只要公民达到一定的条件,经过培训后就能参加审理案件。而且陪审员都是用于合议庭审判中,不能独
2022-07-27 15,340 -
人民陪审员的义务有哪些
人民陪审员的义务:1。忠实履行审判职责。2、保守审判秘密。3、注意司法礼仪,维护司法形象。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修正)》第九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2021-12-21 15,340 -
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哪些人员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答: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第4条规定: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年满二十三周岁;(三)品行良好、公道正派;(四)
2022-01-27 15,340 -
什么是人民陪审员制度,做人民陪审员的理由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理由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作为陪审员,陪审与职业法官或职业审判员一起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做人民陪审员的主要理由如下: 1、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积极加入人民陪审员
2022-03-08 15,340
-
00:52
人民陪审员可以庭前阅卷吗人民陪审员可以庭前阅卷。这有利于人民陪审员对基本案情的了解,也能减少人民陪审员因对专业知识了解不足与法官形成的差距。但庭前阅卷会使得案件的一些无效、干扰信息被人民陪审员接触,有可能形成对案件的预断。在预先形成内心预断的情形下,人民陪审员在庭
2,020 2022.05.11 -
01:00
刑罚处罚和刑事处罚的区别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刑罚处罚和刑事处罚的区别在于: 1、两者含义不同。刑事处罚是狭义的,指按照刑法定罪量刑。而刑事处分是广义的,包括刑事程序的处理。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主要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6,671 2022.04.15 -
01:28
刑事处罚是什么刑事处罚指的就是违反刑法,该行为应该受到刑法制裁,一般简称为“刑罚”。 在我国目前的刑法规定中,刑事处罚可以分为主刑和附加型两种类型,其中主刑一共包含五种: 1、管制,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犯罪人数罪并罚的管制期限最高不能超过3年
10,80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