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离婚案件需要查原告的主体资格证明吗

离婚案件需要查原告的主体资格证明吗

2023-09-10 18:4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江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9-10回复

专业分析:

肯定会审查原告的主体资格,因为原告必须跟离婚诉讼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正常情况下除了夫妻本人之外,其他人没有资格起诉离婚。除此之外,起诉离婚需要阐述清楚夫妻感情破裂的事实和理由,表明个人的诉求,同时要满足其他条件法院才能受理。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这就是原告必须是行政相对人。行政诉讼法解释作了扩大: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讼。可见原告标准已从相对人资格论到法律上利害关系标准的转变。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行政诉讼法原告主体资格的认定 (1)将当事人是否具有法律保护的权益,作为判断当事人是否具有原告主体资格的重要标准,与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也相互契合。法院对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评判,除了依据行政诉讼法等行政基本法,更要依据行政机关所主管的行政实体法;在实体问题上的判断,更多是依据行政实体法律、法规、规章甚至规范性文件。如果原告诉请保护的权益,并不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需要考虑和保护的法律上的权益,即使法院认可其原告主体资格,但在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实体审查时,仍然不会将行政机关未考虑原告诉请保护权益之情形,作为认定行政行为违法的标准。也即,即使当事人所主张的权益客观存在,也可能会间接受到行政行为的影响,但因不属于行政实体法保护的权益,故并不会得到实体裁判支持,原告最终仍然只能承担不利的后果。申言之,即使法院认可其原告主体资格,受理其起诉,因其所诉请保护的权益并不会在诉讼中得到保护和尊重,其起诉也就丧失了必要性,不具备诉的利益:因而不承认其原告主体资格,也并不会侵犯其任何权益。对于仅具有反射性利益,而非法律上权益的当事人而言,也不能以被诉行政行为被作否定性评价后,可能会间接有利于保护其所主张的权益为由取得原告主体资格。申言之,当事人民法上的权益或者习惯法上的权益,只有在有关行政法律规范对其加以保护的情形下,才能成为行政法上保护的权益,才能形成行政法上的利害关系,才能取得原告主体资格,才能请求司法保护该权益。否则,上述相关权益,只宜通过民事诉讼或者针对直接对其设定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等方式来保护。而且,对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主要依据行为作出时的事实和法律状态,一般不受事后变化了的事实和法律规定的影响;因而当事人主张的权益,应当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已经存在和需要考虑的权益,原则上对于事后形成的权益或者已经消失的权益,当事人无权提起诉讼,除非存在因行政法律关系存续而事后受到影响等特殊情形或者法律有特殊规定。 (2)将当事人是否具有法律保护的权益,作为判断当事人是否具有原告主体资格的重要标准,与现行公益诉讼的立法和实践相一致。行政诉讼的宗旨,体现了权利保护和权力监督的统一性。适格原告的起诉,既在主观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又在客观上维护法秩序,监督依法行政,有利于法治国家建设,从而体现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样态。因而,通过适度扩大原告主体资格、坚持合法性全面审查、严格审查标准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合行政诉讼主、客观诉讼的争议。但行政诉讼虽有一定的公益性,却显然不能将原告主体资格范围无限扩大,将行政诉讼变相成为公益诉讼。现行行政诉讼法在确定原告主体资格问题上,总体坚持主观诉讼而非客观诉讼理念,行政诉讼首要以救济原告权利为目的,因此有权提起诉讼的原告,一般宜限定为主张保护其主观公权利而非主张保护其反射性利益的当事人。即使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污染、公共服务等领域,部分原告提起的诉讼,客观上具备一定程度公益诉讼特点,呈现自益为形式而公益为目的的特征;但在原告主体资格上,一般仍然限于提起自益形式的公益诉讼,仍然坚持原告本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存在与普通公众不同的独特的权益,且该种权益受行政实体法律规范所保护,并存在为被诉行政行为侵害的可能性:法律明确规定其属于可以直接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除外。因而,在行政机关不依法处理投诉举报事项等行政不作为引发的诉讼中,认可因自己法律上的权益受侵害而投诉举报的当事人的原告主体资格,就比认可因公共利益受损而投诉举报的当事人的原告主体资格,更具有正当性。 只有在认定行政诉讼法原告主体资格之后,法院才能受理行政相对人提起的行政诉讼。行政相对人想要自己的遭受的损失能够获得相应的救济,就首先应当搞清楚自己是否有原告的主体资格,否则行政诉讼这种救济途径也是于事无补。

律师普法更多>>
  • 行政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四个要件
    行政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四个要件

    行政诉讼案件原告的主体资格认定,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条件: 1、行政案件的原告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 2、具体行政行为符合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3、被诉的行政行为可能对原告造成一定的影响。

    2020.04.26 309
  • 行政诉讼案件的承担原告主体资格归谁
    行政诉讼案件的承担原告主体资格归谁

    行政诉讼具有主体资格的原告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行政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是指什么人可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审查行政行为并作出相应裁判。

    2020.02.18 40
  • 商标主体资格证明文件
    商标主体资格证明文件

    身份证明文件,即主体资格证明文件,是依法登记并具有法人资格的法律文书,如企业的《营业执照》、自然人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事业单位的批准文件,或者社会团体依法登记的登记证。

    2020.12.23 531
专业问答更多>>
  • 离婚诉讼案件查询原告的主体资格吗

    肯定会审查原告的主体资格,因为原告必须跟离婚诉讼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正常情况下除了夫妻本人之外,其他人没有资格起诉离婚。除此之外,起诉离婚需要阐述清楚夫妻感情破裂的事实和理由,表明个人的诉求,同时要满足

    2023-02-07 15,340
  • 如何证明原告是离婚主体资格的证据

    1、证明原告、被告是夫妻关系的证据,如结婚证、婚姻关系证明书、户口簿以及身份证。2、如涉及构成事实婚姻的,应提交居委会或街道办出具的证明。3、证明被告下落不明的,应提交被告住所或经常居住地公安机关的证

    2021-04-25 15,340
  • 原告证明被告主体资格的证据是什么?

    1、原告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户口簿等。 2、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原告在诉争的法

    2021-09-28 15,340
  • 原告主体资格: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是侵犯其合法权益,即原告必须是行政相对人。《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已经扩大: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

    2021-11-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同审查签约主体资格要注意什么 02:08
    合同审查签约主体资格要注意什么

    审核合同主体资格时应注意: 1、审查合同签约主体资格。 (1)要审查合同的主体是否是合同的当事人; (2)审查合同的主体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审查签约人有无签约权限。如果是他人代签,当事人的代理人是否是有权代理; (4)要审查

    154 2023.07.10
  • 分居离婚需要什么证明 01:17
    分居离婚需要什么证明

    因双方分居离婚的,如果双方属于自愿离婚,则不需证明,由双方协商签订离婚协议后,携带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离婚协议前往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领取离婚证即可。如果起诉离婚,且对方不同意离婚的,则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双方已经分居达到两年,法院才会判决

    1,691 2022.05.11
  • 继承需要什么证明资料吗 01:21
    继承需要什么证明资料吗

    继承需要以下证明资料: 1、当事人的个人身份证件; 2、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 3、涉及全部法定继承人的信息,以及与被继承人的关系证明; 4、如果其他继承人已过失的,还需要提交已过失其他继承人的死亡证明及其全部法定继承人的关系证明; 5、针对

    1,472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