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管辖权异议必须要书面的吗,有没有法律依据

管辖权异议必须要书面的吗,有没有法律依据

2023-08-16 17:1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8-16回复

专业分析:

管辖权异议并不是必须要书面的,但是通常情况之下的话,是需要提出书面的申请书,这样的话也是有利于人民法院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的。需要在法定的期限之内作出相关的审查并且作出决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陈忠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管辖权异议,就是指当事人认为受移送的法院对案件没有管辖权时,向上诉法院或者移送法院提出的意见。如果是公民提交的民事诉讼,应该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案件;如果被告居住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样的,应该是经常居住地的法院进行管辖案件。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一般会让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样的,会让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会让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律师普法更多>>
  • 民事管辖权异议必须书面提出吗
    民事管辖权异议必须书面提出吗

    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管辖权异议必须是书面提出,但最好是书面提交。

    2020.07.22 271
  • 关于管辖权异议的法律依据
    关于管辖权异议的法律依据

    管辖权异议的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异议进行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2020.06.28 191
  • 有没有关于管辖权异议的法律
    有没有关于管辖权异议的法律

    提出管辖权异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但尚未进行实体审理。没有受理的案件或者已经进入实体审理的,不得提出管辖权异议。 (二)管辖权异议只能对第一审法院提出,对于第二审法院不得提出管辖权异议。 (三)提出管辖权异议的

    2020.08.13 131
专业问答更多>>
  • 管辖权异议有哪些法律依据

    1、首先,民事法第36条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法条中并没有规定期限。 2、其次,民事法第111条第4款规定:“对不属

    2022-10-18 15,340
  • 提出管辖权异议都有什么法律依据

    1、首先,民事法第36条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法条中并没有规定期限。 2、其次,民事法第111条第4款规定:“对不属

    2023-04-28 15,340
  • 法院依职权移送管辖必须出书面裁定吗?

    按法律规定,并没有明文规定法院必须出书面裁定,所以法院可以依实际情况进行决定。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2022-08-20 15,340
  • 管辖权异议的听证有必要吗

    经法院书面审查,管辖权异议是否成立不好确定的,或当事人对管辖权异议争议较大的,当事人要求质证的,受诉法院应采取听证的方式审查(准开庭模式)。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明确规定证据必须在法庭上出示,并

    2021-10-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管辖权异议的审查期限 00:53
    管辖权异议的审查期限

    管辖权异议的审查期限为15日。管辖权异议,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本诉被告对受诉法院对本案的管辖权提出的质疑。管辖权异议作为一项制度,则是指被告提出异议,法院予以审查处理的程序规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不能提出管辖权异议,因为有

    2,133 2022.04.17
  •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什么为依据 01:09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什么为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依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包括: 1

    3,235 2022.04.17
  •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01:11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

    4,887 2022.11.23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