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无主物, 遗失物指的是什么

无主物, 遗失物指的是什么

2021-11-08 22:3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安徽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1-08回复

专业分析:

遗失物是指他人丢失的动产。遗失物不是无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抛弃或因他人侵害而丢失的物品,而是所有人不小心丢失的动产。但是,除所有人外,因占有人不慎丢失的合法占有物也是遗失物。无主物是没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知道的东西,比如抛弃物。在没有主体的情况下,所有人不明的东西,是指不能明确所有人,而非诉讼争之物。对于无主物,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按照先占原则取得所有权,法律有特别规定时,从其规定,如民法通则第79条,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两者的区别为,遗失物是指他人丢失的动产,有明确的所有权人;无主物是指所有人不明的物,无法确定所有权人。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遗失物是指他人丢失的动产。遗失物并不是无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抛弃的或因为他人的侵害而丢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不慎所丢失的动产。不过,除所有人以外,因占有人不慎丢失的合法占有的物,也为遗失物。无主物是没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如抛弃物等。

律师普法更多>>
  • 遗失物和无主物区别是?
    遗失物和无主物区别是?

    两者的区别为,遗失物是指他人丢失的动产,有明确的所有权人;无主物是指所有人不明的物,无法确定所有权人。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021.04.24 208
  • 无主物与遗失物的区别
    无主物与遗失物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为,遗失物是指他人丢失的动产,有明确的所有权人;无主物是指所有人不明的物,无法确定所有权人。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021.01.01 325
  • 无主物和遗失物的区别
    无主物和遗失物的区别

    无主物和遗失物的区别为:遗失物是指他人丢失的动产,遗失物并不是无主物,也不是所有人抛弃的或因为他人的侵害而丢失的物,而是因所有人不慎所丢失的动产。无主物是物的所有权尚未被任何人取得,不属于任何民事主体所有的物。

    2021.03.18 235
专业问答更多>>
  • 遗忘物遗失物的区别是什么呢

    遗忘物与遗失物的区别: 1、遗忘物是遗忘人意识地将自己持有的财物放在一个地方,因为一时疏忽而忘记拿走而暂时失去控制的财物。 2、遗失物则是偶然将某物失落在一个地方,以至脱离自己的控制。 3、只规定侵占

    2022-07-19 15,340
  • 遗失物和遗失物的区别

    1、遗忘物是遗忘人意识地将自己持有的财物放在某处,因为一时疏忽而忘记拿走而暂时失去控制的财物。2、遗失物则是偶然将某物失落在某处,以至脱离自己的控制。通俗的说遗失物的主人很难知道物品遗失在什么地方,难

    2022-03-11 15,340
  • 标的物指的是什么物

    目标物是指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商业买卖合同中的特定名词,目标是指买卖合同中指的物体和商品。例如,在住宅租赁中,目标是住宅租赁关系,目标是租赁的住宅。目标和目标不是永远共存的,合同必须有目标,

    2021-10-15 15,340
  • 遗失物和遗忘物的区别

    遗忘物和遗失物的区别: 1、遗忘物是遗忘人意识地将自己持有的财物放在某处,因为一时疏忽而忘记拿走而暂时失去控制的财物。 2、遗失物则是偶然将某物失落在某处,以至脱离自己的控制。通俗的说,遗失物的主人很

    2022-08-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无因管理是指什么 01:11
    无因管理是指什么

    无因管理,是指并没有受到他人的委托,也不存在法律上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的事实行为。无因管理是民法中债的发生根据之一。要构成无因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否则无法构成无因管理。 无因管理的构成条件:1

    2,638 2022.04.17
  •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01:34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构成本罪,必须实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

    1,050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