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遗产公证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遗产公证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2022-08-04 21:3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澳门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04回复

专业分析:

遗产继承公证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谓之"继承公证",认为是公证处根据法律规定和继承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继承人的继承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二种谓之"继承权公证",认为是公证机构根据继承人的申请,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确认 涉及继承并证明继承人对死者遗产享有继承权的证明活动.权公证较早的说法见于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查询,停止支付和没收个人在银行的存款以及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过户或支付手续的联合通知》之中,表述为"存款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为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权提取该项存款,……申请办理继承权证明书".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证明的对象不同,是证明继承人的继承行为还是确认继承人享有继承权资格.笔者认为应先搞清继承权与继承的概念,继承权是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或死者生前所 它是一种权利,其立的合法遗嘱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权利主体是特定的.包括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或死者生前在遗嘱中所作的指定即取得继承权,权利人无须经义务人实施一定行为即可实现其权利."此权利因继承之开始而当然取得,无待于继承人之意思表示",并非某一机构能证明其有无继承权."继承"应是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现代汉语词典意为依法 1/7页 承受(死者的遗产等),法学上是指公民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后,按照法定程序将被继承人生前遗留的财产和可以继承的债权,债务转移给继承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通常说的继承是狭义上的财产继承.继承是自然人取得财产的一种手段,继承的法律后果.是对死者自然人遗产的再分配.即被继承人的遗产,转移给有权接受该项遗产的继承人所有。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法律规定的遗产范围具体包括:公民合法取得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等其他合法财产,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继承人都可以依法继承,依法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律师普法更多>>
  • 遗赠有哪些法律依据
    遗赠有哪些法律依据

    接受遗赠的话,继承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明确表示自己会接受这份遗产,如果没有作出表示就可以认为放弃接受遗产了。继承的遗产只能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2021.04.18 151
  • 婚前财产公证有哪些法律依据
    婚前财产公证有哪些法律依据

    婚前财产公证的法律依据是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等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

    2021.04.29 136
  • 父母遗产继承法律依据有哪些?
    父母遗产继承法律依据有哪些?

    父母遗产继承权是按照配偶、子女、父母的顺序继承,配偶、子女和父母有同等的继承权。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对于进了主要抚养义务的或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其

    2021.01.08 143
专业问答更多>>
  • 遗产继承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

    2022-06-02 15,340
  • 遗产分配法律依据有哪些

    遗产分配法律规定如下: 一、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二、法定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

    2022-07-04 15,340
  • 遗产债务有哪些法律依据

    遗产偿还债务有以下法律依据: 一、遗产分割,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二、继承人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偿还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2021-11-01 15,340
  • 遗产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关于遗产继承的法律第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抚养能力和有抚养条件的继承人

    2022-07-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01:10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并没有规定转继承问题。但是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载明: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

    603 2022.04.17
  • 结婚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01:15
    结婚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结婚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为: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其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并导致给

    2,259 2022.09.04
  • 个人债务置换法律依据有哪些 00:59
    个人债务置换法律依据有哪些

    个人置换的债务必须是依法可以进行置换的,合法有效存在的债务,且债务人必须取得债权人的同意,才能依法进行债务置换,具体情况为: 1、债务置换是债券持有人作出决定卖出一个或多个目前所持有的债券,以交换其他被认为是相同或类似的市场价值的债券的一种

    476 2022.08.02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