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工厂员工遇到碰瓷怎么办

工厂员工遇到碰瓷怎么办

2022-01-27 18:0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北京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1-27回复

专业分析:

起诉维权。《劳动合同法》与“道德风险” [即便明知道涉嫌“碰瓷”,只要劳动者的证据完整合法,企业又拿不出有力证据加以推翻,基本会支持前者“诉请”,而“碰瓷者”的胜诉率有时会达到惊人的100%。距全国人大首次公布《劳动合同法(草案)》已过去整整十年。十年间,成效与争议并存。 2008年,《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在我国颁布实施,并引发了一系列争论。批评者们认为,该法的立意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但某些设计失衡正引发一场“道德危机”。在他们看来,其“以一种不合理的方式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因此反对至今。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近期的连续“表态”,更被部分专家视为某种“修法”的信号。他直言,“现行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保护十分不足,最终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今春以来,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争论再趋激烈。 法制宣传的“窍门” 每当工厂按上级要求面向员工进行《劳动合同法》“法制宣传”时,陈华(化名)会在厂里的宣传栏张贴该法的所有章节,但他很少向务工人员“主动解释”条款。 在陈华看来,这样做有两个好处,既在“形式上”普了法,又暗地里保护着工厂。 在广东省东莞市,陈华负责当地一家服装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百来名员工在人事关系上的进出都由该部门主管,其中的大多数为外来务工人员。 他解释,这样做是因为工厂方面害怕员工“过度维权”,因此要避免员工“知道得太多”。 这位拥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曾供职于多家企业。其目前所任职的服装厂已将加工业务转移到了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菲律宾、柬埔寨等地。 5月11日的夜晚,因为厂里来了订单,车间内灯火通明。陈华苦笑说,事实上这是在“违法”。 虽然招聘进来的工人人数不到鼎盛时的1/4,但陈华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他得提防两种情况:员工“积极”让企业主动或违法解除自身劳动合同,从而博取经济补偿金;还有“员工故意不签劳动合同,等着一个月后索要双倍工资”。 广东话里将第一种状况称为“搏炒”。 “搏炒” 当地不乏类似的劳资争议案件。 凡是到了东莞市某劳动仲裁庭仲裁员张达(化名)的手上,多数情况下会支持员工的诉请,因为“于法有据”。 他也经常在审理中碰到,企业指责员工“消极怠工”而违反厂规,因此拒绝赔偿。 企业拿出了“厂规”,但最后还是要赔偿。张达解释,当地企业能拿得出符合法律情形的“厂规”并不多见,因为“规章制度”不但需要厂里民主程序论证,而且要“公开”。所谓“公开”也不是“拿出来就行”,还要“依法公证”。 《劳动合同法》设置了数道“解雇门槛”。 “很多工厂连个职代会都没开过,别说拿出来合规的规章制度。 作为基层劳动仲裁员,张达根据长期的审理经验称,东莞市登记注册了数万家企业,多数没有能力或不具相应意识以证明解聘对象“存有过错”。 陈华担心,“经济补偿”正在诱惑极少数劳动者“铤而走险”。 当地多家企业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当地人用“搏炒”标识员工在职期间“大错没有,小错不断”的行为,工作态度上属于“消极怠工”,行为的目的在引发企业主动甚至违法解雇自己。 在企业眼中,“搏炒”与“炒鱿鱼”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这反映了劳资双方地位的某种变化,即从“资强劳弱”发展到了“劳强资弱”。 然而,一种比“搏炒”更具威胁的情况开始出现:某些员工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工作地点,并在法律规定时间内故意不签合同,伺机向用人单位寻求两倍工资。 业内称为“职业维权”,但也有人将其称为“劳动碰瓷”。 “碰瓷”胜诉率:几乎100% 如果坐在“原告席”上的劳动者是个“熟面孔”,朱家荣要开始掂量,这是不是一场涉嫌“职业维权”的案件。 作为安徽省当涂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朱家荣从事仲裁工作20余年,每年审理百余件相关案件。 “最多时碰到5次,也就是一个人连续状告了5家企业。”朱家荣仔细分析了“熟面孔”在各家被告公司的工作时间,基本在半年左右,绝不可能超过一年。最短的一次,只工作了3个月。 “熟面孔”往往诉称,“用人单位与其建立劳动合同关系一个月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东莞日报》曾报道,一弥姓男子“过度维权”,为追讨经济补偿而连续状告16家企业,涉案30余件。唐某某则在2007年至2011年状告28家曾入职过的企业,涉案168件。 张达记得一个“张姓”保安,在工作2~3个月后多次提起诉讼。 朱家荣称,即便明知道涉嫌“碰瓷”,只要劳动者的证据完整合法,企业又拿不出有力证据加以推翻,基本会支持前者“诉请”,而“碰瓷者”的胜诉率有时会达到惊人的100%。 “我们有时会作一些口头警告加以制止,”张达说,“但他们显然对法律非常精通。管理“漏洞” 与这种“精通”相对的,或许是企业管理上的“漏洞”。 从这个角度出发,有学者认为,“法律本身并没有出错”。知名劳动法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就曾认为,该法在用人单位“解雇限制”上的严格,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规范企业用工”的作用。让他欣赏的是,该法采取了“两倍工资”的做法,因为“简单易行,有效地促进了劳动合同的订立”。 他说,“用人单位不好举证说明工人不胜任工作,工人的出勤、工作纪律、绩效等都无法举证,这恰恰是企业的管理能力出现了问题”。 在毛纺行业聚集的浙江嘉兴,当地的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际性毛精纺纱线的龙头企业。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告诉记者,公司曾投巨资进行了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更新,但仍有2000多名员工分布在生产一线及各个管理岗位。 “防止劳资诉讼需要较大投入,”该经理表示,“目前尚未核算由此带来的成本比例,但降低用工风险和积极化解劳动纠纷一直是上市公司的内部要求,这笔人力资源精细化的账总体上也较为划算。事实上,当地大多数制造业难以实现这样的水准,这意味着会推高企业成本。 “比方让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微企业,在人员管理上达到上市公司的水准,这不太现实。”董保华说,因为现行法律对所有用人单位都提出了近乎一致的要求。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董保华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论证和起草工作,并任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 他语速很快,精力旺盛,言出必指重点。他和常凯被视为我国劳动法法学界两个主要代表学者。由于两人在该法是否修改、施行8年来是否导致劳资关系失衡、有无导致企业成本快速上升和灵活用工等多个问题上存有分歧,而且相互批判对方的观点时,都不吝啬火力。 今年5月6日下午,董保华受邀在北京主讲《修改劳动合同法应有观念调整与制度更新》,而点评人则是常凯。两人均表示,“观点归观点,私下为好友”。 两人均认为,该法从保护劳动者的立场出发来立法属于共识,但董保华认为需“区分概念”,该法的保护对象应该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非“劳动者权益”。 他多次公开表示,该法将导致企业成本快速上涨,其中一项为劳资双方的“摩擦成本”。 摩擦成本 董保华称,“摩擦成本”是用人单位在经营成本以外所付出的额外成本,专门应对企业用工风险,如“搏炒”和“碰瓷”。 他最反对“双倍赔偿”制度。“劳动者无论是否受到损害,可以在8种情形获得‘双倍赔偿’”,一旦惩罚性赔偿制度不以用人单位的主观过错和对劳动者损害为前提,这就成了引发劳动者获取“双倍利益”等“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 今年3月18日,一位基层劳动仲裁部门工作人员在上海作学术交流时将此类情形称为“人性中恶的苏醒”。在他看来,唤醒者则是“双倍工资”的高额利益诱惑和暂缺的制度漏洞,并由此触发了劳动者的“道德风险”。 这成了董保华不断呼吁的“修法”主张之一,即严格限制“双倍赔偿”,只有用人单位故意违法而且给劳动者带来损失,才能有限度适用。 在董保华看来,该法在“一裁终局”程序设计上只允许劳动者提起民事诉讼,而用人单位则没有相应的起诉权。以及劳动仲裁“不收费”,诉讼阶段也仅收费10元,都在“事实上鼓励劳动者进行诉讼”,并由此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 他分析,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摩擦成本”,并应对劳动争议,需要聘请律师,而为了转移和规避“摩擦成本”,则采用了“劳务派遣”和“人事外包”。后者可以解释,为什么“劳务派遣”2008年以来繁荣至今。 董保华对于该法“保护企业不足、过度向劳动者倾斜”的指责,事实上并不受劳动者的欢迎。他“心知肚明”,“要是企业没了,工人利益必然受损”。 与之相反的观点是“工人没了,企业照样停工”。 常凯说,该法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一种是显性成本,即劳动合同终止补偿和不签劳动合同时的双倍工资,只要用人单位不违法即可以不产生;另一种是隐性成本,主要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而增加的投入。但这对于企业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完成自身规范有必要。 他认为,该法对于企业成本影响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动合同终止补偿金”。所以东莞市统战部部长曾呼吁废除该“补偿金”。但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农民工报告称,2.77亿农民工中只有36.2%签订了劳动合同,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由于农民工占工资劳动者的70%以上,整个工资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多说也就50%,因此都不涉及“合同终止补偿”。 常凯强调,对该法引发“企业成本上涨”的批评学者、官员迄今没有一位拿出数据来证明,企业的用工成本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如果有这方面的评估,并拿出数据来完全可以废除该法。”他坚称。 潜在的风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在2014年前,上海相关方面要求各区县基层单位提供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打劳动争议官司的记录,但未有记录。 “印象中只有一例进行了劳动仲裁,并且调解成功。”该知情人士说,此类案件没有大规模爆发的唯一原因,在于没有劳动者状告。 但我国多地基层劳动仲裁机构最担心劳资争议可能会从个案扩展到群体。 我国某省某市在2008年因劳动合同签订问题引发的劳资群体性事件33宗,参与人数达万余人。而2013年,某直辖市某区发生的类似“碰瓷”案件则有7起。去年9月,湖北省十堰中级人民法院的4名法官遇刺受伤被媒体曝光与“双倍工资”相关。 今年2月19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举行过程中,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发言时表示,目前《劳动合同法》存在问题,不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终损害了我国经济。他直言,“现行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保护十分不足,最终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包括当月的G20财长会议结构性改革研讨等场合,楼继伟先后4次公开表达了类似观点,并谈及“工资刚性”上涨过快的问题。 但常凯曾表示,该法不应为眼下经济下行“背黑锅”。但最近的一次两人相遇中,董保华提出,该法一旦修改会是件技术难度极高、社会影响很大的事情,任何国家没有必要为“找黑锅”而修法。 由于发生在“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牵动中国经济的大棋局,如何避免引发“道德危机”的指摘,令人关注。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碰瓷'行为在法律上的认定,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由于行为人故意制造事故,不会明示自己的主观目的,会对事实真相加以隐瞒,从而骗取对方'自愿'交付赔偿款,因此'碰瓷'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二、如果'碰瓷'行为被人看穿,'碰瓷'行为人通过威胁或者要挟方法,致使被害人基于恐惧心理而交付财物,没有达到'压制被害人使之不能反抗、不敢反抗或者无法反抗'的程度,被害人是否交付财物仍有选择的意志自由的,一般则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否则,'碰瓷'行为人以暴力或胁迫方式,达到'压制被害人使之不能反抗、不敢反抗或者无法反抗'的程度,甚至直接从被害人处强取一定数额的财物的,则成立抢劫罪。 三、如果'碰瓷'行为人对此手段的危险性认识或应认识,但仍放任危险结果的发生,甚至不止一次实施此类行为的,其主观心理已经符合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要件,可以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司利平律师

山西共翔律师事务所

遇到碰瓷的处理方式如下:1、立即报警;2、向保险公司报案;3、对现场情况拍照留存记录;4、遇到碰瓷者进行言语或者武力威胁时,立即回到车内并将车辆反锁,同时迅速报警;5、记录碰瓷者的长相、车牌等细节。

律师普法更多>>
  • 遇到碰瓷怎么办
    遇到碰瓷怎么办

    遇到碰瓷的,可以保存好相关证据材料向公安机关报警。碰瓷行为属于敲诈勒索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020.06.25 195
  • 遇到碰瓷的怎么办
    遇到碰瓷的怎么办

    遇到碰瓷的,可以保存好相关证据材料向公安机关报警。碰瓷行为属于敲诈勒索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020.04.24 130
  • 酒驾遇到碰瓷怎么办
    酒驾遇到碰瓷怎么办

    酒驾遇到碰瓷可以报警,也可以找法律人士来帮忙解决,也可以与碰瓷主私下协商解决。具体来说一旦遇上有人找茬“碰瓷”,驾驶人首先要确认交通事故与自己有没有关系,当确认事故与己无关时,要注意保留好现场证据,特别是想方设法留住目击证人,切勿私自移动现

    2020.06.03 1,103
专业问答更多>>
  • 碰瓷遇到碰瓷户怎么办

    在确定是碰瓷事件和不涉及到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千万别轻易妥协。对于倒地“受伤”者、立即提出赔偿要求者;尽量不要去扶他,一旦扶了就有理也说不清了;随之会伴随着大喊大叫,再冲出一群人,马上让你赔钱。可要求他

    2022-08-22 15,340
  • 碰瓷了怎么办?遇到碰瓷户怎么办?

    在确定是碰瓷事件和不涉及到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千万别轻易妥协。对于倒地“受伤”者、立即提出赔偿要求者;尽量不要去扶他,一旦扶了就有理也说不清了;随之会伴随着大喊大叫,再冲出一群人,马上让你赔钱。可要求他

    2022-08-14 15,340
  • 遇到碰瓷怎么办

    第一,不要碰瓷户。在确定是碰瓷事件,不涉及生命安全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妥协。对倒地受伤的人,立即提出赔偿要求;尽量不要去扶他,一旦扶了就有理也说不清;随后会伴随着大喊大叫,再冲出一群人,马上让你赔钱。可

    2021-11-15 15,340
  • 遇到碰瓷怎么办?

    1、开车碰到人,保持理智和冷静才好判断事情的真伪。曾经发生过“碰瓷”者撞了车,结果流鼻血的,可当事车主太慌张,没想到这一点。2、没能确定是否是自己的责任前,不要完全降下车窗跟对方理论或者同意让对方上车

    2021-04-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工厂拖欠员工工资怎么办 01:34
    工厂拖欠员工工资怎么办

    如果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合法的手段来追讨工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此外还可以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履行仲裁结果,还可以去法院申请

    740 2022.04.17
  • 厂家拖欠员工工资怎么办 01:12
    厂家拖欠员工工资怎么办

    厂家拖欠员工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讨薪: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大队察投诉;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有欠条的,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如果未签订

    357 2022.05.18
  • 工厂老板拖欠员工工资怎么办 00:54
    工厂老板拖欠员工工资怎么办

    当劳动者被工厂老板拖欠工资的情况出现时,员工可以与工厂老板协商解决,也可以提起诉讼或者是申请仲裁。其中,员工最好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是出现实在无法协商解决的情况,也可以选择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

    1,687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