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抚养费如何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孩子的通常是根据不抚养孩子一方,月均收入的20~30%这个比例支付,同时结合孩子的实际需要和当地生活水平,其实最核心的要素还是看对方实际月收入是多少。法律上费是包括孩子的生活费-医疗费和教育费等全部的费用。对于抚养费的支付方式,通常是按月支付,如果对方有条件而且愿意一次性支付的,才可以一次性支付。后,如果孩子的原定抚养费标准不足以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的,那么可以要求增加抚养费,能增加多少,要看起诉时对方实际收入状况来确定。最后,抚养费的给付期限,就到18周岁为止,对于18岁以后上大学的费用、对于离婚后让孩子上私立学校的费用,出国的费用,以及课外辅导的费用等,均由双方协商一致才可以,协商不成,这些法定标准之外的费用,都不能强行要求对方一起承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离婚协议中,关于抚养费的内容需写明: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住址、工作单位等; 2、写明协议抚养的原因; 3、写明抚养权归谁,探视的规定; 4、不直接抚养一方所需支付的抚养费具体数额,支付方式及时间; 5、其他。
离婚抚养协议应当这样写的:1、父母双方想要共同抚养孩子的,可以在协议中约定好怎样抚养;2、孩子是由一方直接抚养,而另一方不直接抚养的,需要在协议中写明由谁取得抚养权,然后不直接抚养的一方,需要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处理。
-
抚养费的协议如何写
抚养费协议应写清当事人的姓名、住址、每月需要支付的数额等。子女抚养费的有关问题,可以由父母双方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约定。不与子女同住的一方应当按照协议约定定期、定量地支付子女抚养费,如果孩子的实际情况发生变化,也可以要求增加抚养费。离婚后,
2022.04.14 285 -
协议离婚抚养费如何算
关于子女抚育费的数额的确定。首先由父母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无论是协议还是判决,都应以三个方面的因素为确定依据:一是子女成长的实际需要;二是父母双方的实际承担能力;三是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即使是父母双方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
2020.03.20 150 -
协议离婚如何要抚养费
协议离婚要抚养费的方式:按照双方约定的方式索要即可。若对方拒不支付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按照协议支付相应的抚养费。且抚养费的具体数额一般为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需要抚养两个以上子女的,抚养费数额可适当增加,但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
2021.01.20 175
-
离婚协议书抚养费如何写
变更离婚协议书的抚养费应另行起诉。增加抚育费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有支付能力的,应予支持:(1)原抚育费金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2)因子女生病上学,实际需要超过原金额的;(3)增加其他正当理由
2021-11-19 15,340 -
离婚后抚养费协议如何写
(1)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抚养费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如果不给抚养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况,那他可以减少给付。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由于长期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
2022-08-15 15,340 -
离婚协议书抚养费如何写?
想知道在离婚协议中抚养费怎么写比较合适,可以看看以下几点 双方协商,书写即可,一般是个人收入的20%-30%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7.子女抚育费
2022-08-04 15,340 -
离婚后如何写抚养费协议
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
2022-08-12 15,340
-
01:23
离婚协议如何写首先,离婚分为起诉离婚和协议离婚两种方式,只有协议离婚才需要订立离婚协议书。离婚协议书应当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点:1、开头要写明当事人双方的身份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码、户口所在地等;2、其次,离婚协议书的主体内容应当包
10,233 2022.04.17 -
01:28
离婚抚养权协议怎么写离婚抚养权协议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抚养双方的基本信息,例如男女双方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家庭地址等。第二,确定孩子的抚养方,抚养权归属哪一方。第三,确定双方每月至少支付给孩子多少抚养费,以何种方式支付。抚养费又包括生活费、学费、医
2,386 2022.04.17 -
01:15
如何写离婚协议书协议离婚的内容应包括: 一﹑登记离婚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二﹑孩子和哪方生活,不和孩子生活的一方对孩子的抚养费﹑支付的方式及期限; 三﹑共同财产的分割; 四﹑共同债权﹑债务的享有和清偿责任; 五﹑住房问题的解决方案; 六﹑对生活困难一方的
1,46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