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诉讼时效期间不适用民事诉讼法有哪些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不适用民事诉讼法有哪些规定?

2022-06-29 08:3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贵州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6-29回复

专业分析: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孔令抄律师

北京盈科(温州)律师事务所

不适用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如下:请求停止侵权,消除障碍,消除危险;要求返还财产;要求支付抚养费;其他请求权。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一)普通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于一般债权请求权,为三年。 (二)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

律师普法更多>>
  • 哪些情形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哪些情形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继承权,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请求权,返还财产的请求权,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请求权,物业费缴付的请求权等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

    2021.04.12 118
  • 哪些不适用诉讼时效
    哪些不适用诉讼时效

    下列情况不适用诉讼时效: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

    2021.03.03 136
  • 民事诉讼诉讼时效期间怎么规定的?
    民事诉讼诉讼时效期间怎么规定的?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1.04.06 137
专业问答更多>>
  • 民法典规定哪些诉讼时效规定不适用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

    2022-06-12 15,340
  • 民法典规定哪些权利适用诉讼时效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都适用诉讼时效。 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

    2022-06-25 15,340
  • 哪些情况不适用民事诉讼时效?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

    2021-08-13 15,340
  • 民法典规定哪些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民法典》规定,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

    2022-06-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法典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01:28
    民法典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采纳了民法总则确定的诉讼时效新规定。与过去民法通则的诉讼时效规定不同,民法典和民法总则将普通诉讼时效规定在了三年的期间。 也就是说,在以前发生民事纠纷时,权利人只能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的2

    1,789 2021.03.24
  • 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01:09
    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的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如果其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

    5,616 2022.04.17
  •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 01:19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

    无论是民法总则还是民法典,都对民事诉讼时效制度,作出了最新的修改。根据最新的规定,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应当适用一般的规定,也就是说适用法定的三年诉讼时效期间。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就应当从权利人,也就是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

    6,506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