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过错方应承担的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过错方应承担的

2022-10-05 09:0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重庆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05回复

专业分析: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过错方,在离婚时,无过错方可以提出请求赔偿。婚姻法明确规定: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如果构成了重婚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没有构成犯罪,则无过错方可以在离婚时要求过错方承担损害赔偿。 但这一过错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不对财产划分形成直接影响。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因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提出婚姻损害赔偿。

律师普法更多>>
  • 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应承担什么责任
    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应承担什么责任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婚姻法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可视为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之一,因此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

    2021.02.16 143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应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应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因此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是离婚诉讼当事人中无过错方的配偶。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2021.03.21 86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取证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取证

    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证据的收集: (1)夫妻双方谈话时,过错方承认同居事实的录音,或者悔过书、保证书以及其他能证明事实的书面文件; (2)共同租房的有双方签字的租赁合同,且有其他证据辅证证明发生了性关系; (3)能证明同居事实的其他证言、录音

    2020.01.28 115
专业问答更多>>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这就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是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偶尔、断续的共同生活。对这种情形,无

    2021-01-28 15,340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这就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是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偶尔、断续的共同生活。对这种情形,无

    2021-01-28 15,340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因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提出婚姻损害赔偿。

    2022-07-01 15,340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证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证据收集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证据收集应该先理解同居的概念,所谓“同居”即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共同居住,嫖娼、一夜情、通奸都不符合同居的范畴,所以证明过错方与人同居的证据不可以是偶尔一次的交往或其他亲密性行为,因此并

    2022-04-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医疗过错的举证责任谁承担 00:57
    医疗过错的举证责任谁承担

    发生医疗事故的,当事人可以进行索赔,若院方不肯赔偿的,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活动中,举证责任的分担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

    1,636 2022.04.17
  • 配偶和子女的继承顺序 01:18
    配偶和子女的继承顺序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配偶、子女、父母属于法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在法定继承开始后,对外,第一顺序继承人优先继承遗产,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对内,第一顺序继承人之间不存在先后顺序之分,享有平等的继承权。但是,如果被继承人生前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且

    12,587 2022.04.15
  • 能否向借款人配偶主张承担连带责任 01:12
    能否向借款人配偶主张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的话,当然能够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承担共同责任。如果不是夫妻共同债务,只是债务人一方的个人债务,当然不能向债务人的配偶主张承担连带责任。这就需要确认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最新颁布的司法解释规定,夫

    1,123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