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永久抗辩权有什么原因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永久抗辩权又叫消灭抗辩权、毁灭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行使可以永远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权的效力。 在诉讼上表现为可使原告的起诉受到驳回的判决。比如时效完成抗辩权。 引发永久抗辩权的原因有: 1、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由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的责任。 2、已过时效期限:此处所指的时效乃指诉讼时效,也称消灭时效。 3、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它是指受害人和责任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协商一致,同意免除责任人的责任。协议免责有事先免责和事后免责。 4、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永久抗辩权的原因有:不可抗力;已过期;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永久抗辩权,又称消灭抗辩权和消灭抗辩权,指的是行使抗辩权可以永久拒绝对方诉讼请求的效力。
永久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行使可以永远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权的效力。引发永久抗辩权的原因有: 1、不可抗力。是指由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的责任; 2、已经过诉讼时效,消灭时效; 3、发生了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是指受害人和责任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过协商一致,同意免除责任人的责任。协议免责有事先免责和事后免责。
-
引发永久抗辩权有哪些原因
永久抗辩权又叫消灭抗辩权、毁灭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行使可以永远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权的效力。在诉讼上表现为可使原告的起诉受到驳回的判决。比如时效完成抗辩权。 引发永久抗辩权的原因有: 1.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由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
2021.04.08 110 -
引发永久抗辩权的原因有哪些
引发永久抗辩权的原因有: 1.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由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的责任。 2.已过时效期限:此处所指的时效乃指诉讼时效,也称消灭时效。 3.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它是指受害人和责任人在
2021.01.30 119 -
永久抗辩权的原因有什么
永久抗辩权的原因有: 1、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因不可预见而无法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而免除债务人的部分或全部责任; 2、已过期,此处所指的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又称消灭时效; 3、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是指受害人和责任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同意免除
2022.04.11 548
-
什么叫永久抗辩权?
在民事诉讼中,所谓抗辩,是针对请求权提出的一种防御方法,是指当事人通过主张与对方的主张事实所不同的事实或法律关系,以排斥对方所主张的事实的行为。 抗辩可分为三类:其 一,权利障碍的抗辩,其 二,权利毁
2023-05-31 15,340 -
永久抗辩权什么意思
1、抗辩权,是指虽承认对方请求权的存在,但得拒绝履行,亦即对他方请求权的行使,可以拒绝其请求之权能。 2、抗辩权的类型有两类, (1)一时性的抗辩权,有5种: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先
2022-08-22 15,340 -
永久之抗辩权
抗辩权的类型有两类, (1)一时性的抗辩权,有5种: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混合担保时)债务人以自己财产提供物保时,提供担保的第三人享有的先诉抗辩权。 (2
2022-08-20 15,340 -
永久抗辩权到底什么意思
在民事诉讼中,所谓抗辩,是针对请求权提出的一种防御方法,是指当事人通过主张与对方的主张事实所不同的事实或法律关系,以排斥对方所主张的事实的行为。 抗辩可分为三类:其 一,权利障碍的抗辩,其 二,权利毁
2023-06-01 15,340
-
01:07
抗辩权是什么意思抗辩权,指的是妨碍他人行使权力的一种对抗性权利。在实践中,大部分的抗辩权的目的在于拒绝对方的请求,使对方的请求权无法实现。比如:不安抗辩权,指的是如果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如果有证据证明另一方已经丧失履行能力,或者有不
9,562 2022.04.17 -
01:39
什么叫后履行抗辩权在法律上,后履行抗辩权一般指的是在双务合同中,应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没有履行合同中所约定的义务时,对方当事人针对这一行为有权利拒绝应先履行义务的当事人请求履行的一种权利。 此外,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后,有先后履行的顺序,首
1,113 2022.04.17 -
01:23
什么是后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在没有履行合同中所约定的义务时,对方当事人针对这未履行的行为有权利拒绝应先履行义务的当事人请求履行的一种权利。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后,有先后履行的顺序,首先必须要先履行
1,21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