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如何应对预付消费美容服务卡?消费者该如何正确处理相关费用

如何应对预付消费美容服务卡?消费者该如何正确处理相关费用

2022-02-15 20:0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2-15回复

专业分析:

应对预付消费切记签好合同 王女士在美容院购买了美容服务卡,卡上标记为金卡、银卡、白金卡等名称以及服务期限或服务次数。美容院承诺对持卡人进行相应项目的服务。但王女士与美容院未签订相应服务合同,美容院也没有将对应各种卡服务的具体内容在经营场所明示。也就是说,王女士交了钱之后得到的是一张服务卡和交款收据,关于卡的服务项目都是听服务人员口头介绍的。后来双方就美容服务内容产生纠纷,王女士诉至法院,要求美容院退还相应款项。 这种购买服务卡的消费行为是一种预付款消费行为。然而,要想保证服务质量光靠经营者的商业信誉是远远不够的,消费者应当与经营者签订完整的服务合同,以约束经营者的服务行为。 此外,如果签订合同,不光只约定服务项目与服务质量标准,对合同的解除条款也应该有约定。双方产生纠纷多是消费者不满经营者的服务质量,要求退还剩余服务费用时遭到拒绝或推托。值得注意的是,在购卡时,经营者有时会以活动的名义赠予购卡者一些赠品,而消费者想中途解除合同时,常常被要求返还保持原样的赠品,否则以高价折算赠品价格。 注意广告承诺与实际服务的区别 当前美容服务机构鱼龙混杂,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较为突出。有的美容机构在顾客缴纳服务费前把服务项目吹得天花乱坠,而一旦顾客缴纳了服务费后,却不能兑现先前的承诺;有的美容机构在服务过程中,向顾客推销大量价格不菲而质量低下的三无产品,令顾客防不胜防。 消费者在享受美容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之前,应提前与美容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合同,详细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便在以后的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用法律武器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黄女士在一知名报纸上看到某美容国际连锁中心广告,宣传其中心做祛斑美容最多只需三至六个月,终身服务,保证永不复发。后黄女士来到该中心进行祛斑美容,双方约定祛斑美容费为12000元。交款后,该中心即为黄女士进行祛斑,告知其祛斑期间不能食用酱油、海鲜、色素、酒类、辛辣食品等,并推荐黄女士购买了一些保养液、柔肤液等产品,让她带回家后自行涂抹。黄女士每隔2天即到该中心进行一次皮肤护理,近一年后,黄女士见面部斑点仍未消退,故诉至法院要求美容中心退还全部款项,并赔偿误工费、交通费、精神损失费等。 生活美容机构严禁开展医疗美容项目 李女士选择在一家颇具规模的美容院做了金丝植入及祛疤手术。可手术后的第二天,李女士的脸部就出现了不适感,不仅面对热空调时面部会发烫,更奇怪的是,一旦靠近微波炉、音响,她的脸部立即就会灼痛。经多方求诊,才知额面部软组织有金属丝残留。之后,李女士面部肌肉萎缩、变形、僵硬、感觉麻木,并被评定为九级伤残。她诉至法院,向美容院索赔。经审查,美容院在未取得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执业致人损伤,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结果。 根据美容项目的分类,美容机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医疗美容,一类是生活美容。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比方说,拉双眼皮、隆鼻隆胸、祛除眼袋、抽脂等,是有创伤性的医学美容技术。而生活美容则开展皮肤护理、化妆修饰、美体塑身等,是无创的美容项目。 四点提示 鉴于美容消费侵权快速增长的趋势,有关法律业人士提示消费者,在做美容手术前,应对相关的法律知识有所了解,慎重行事。 1.留意医师的专业资格证书 接受整形外科手术前,除了留意医师诊所之招牌,更要注意医师到底是否曾接受完整的外科及整形外科训练,合格的医师应会主动出示证明其专业资格的相关文件,千万不要被一些类似名称的医学会会员资格混淆,如果在诊所内未见到相关证书,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仔细问清楚医师的医学背景。 2.术前照相 对任何美容整形手术都要进行符合医学摄影要求的局部照相,一是作为院方资料保存,以便手术前后对比,供科学研究用;二是作为法律资料保存,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可作为证据出示。 3.保存每次的就医资料 当你决定进行美容手术后,一定要留下每次的就医资料,例如收据、挂号单、书面就医记录等,这也是万一纠纷发生时,可以申诉维护个人权益的基本证明。看诊的病历记录也是很重要的证据。 4.服务合同内容必须完整齐全 请务必与美容机构签订相关协议,仔细确认服务项目、费用及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免发生纠纷。合同内容要注意:一是美容机构名称要写准确。应查明该机构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单位全称是什么。二是项目列齐全。要做什么方面的美容,这是协议的核心内容,所以美容服务的项目、质量保障、费用要写清楚、写齐全。三是产品质量保障要单列。在协议中,最好将购买产品的使用期限、质量、使用型号和数量进行单列,不要混同在其他项目中一笔带过,一定要写清楚。四是可约定服务效果。美容若与自己的要求有差距,为了避免吃哑巴亏,在签协议时可以把自己要求达到的效果写入协议中。只要双方都认可,如果将来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就可以索赔。五是可将宣传单作附件。很多人在挑选美容机构时,多是通过广告和宣传,为了让其履行承诺,消费者可以将宣传单作为协议的附件。如果消费者是通过网络和电视上的宣传了解美容机构的,可以将网络和电视上宣传承诺的主要内容写在协议中。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范小东律师

福建律海律师事务所

消费者正确维权的方式有:与经营者协商解决纠纷;投诉或调解,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工商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申请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提起行政申诉,请求有关行政部门解决争议;提起仲裁;提起诉讼,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1、与经营者协商解决纠纷。 2、投诉。 3、调解。可以申请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4、仲裁。仲裁解决的需要事先与经营者达成仲裁协议。 5、诉讼解决。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引诱消费者消费?
    如何引诱消费者消费?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诱导消费中有诈骗行为,诈骗者要承担赔偿责任。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消费者协会具有七项职能,其中之一是对消费者的投诉事项

    2020.02.06 181
  • 医疗美容纠纷消费者如何维权
    医疗美容纠纷消费者如何维权

    医疗美容纠纷维权的方式: 一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二是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三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0.08.25 146
  • 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消费者维权可以用以下方法: 1、协商和解。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2、投诉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

    2020.06.02 261
专业问答更多>>
  • 消费者应该如何正确投诉行为

    一、协商和解。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

    2022-08-26 15,340
  • 消费者如何正确投诉

    一、协商和解。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

    2022-05-27 15,340
  • 消费者如何正确投诉?

    一、协商和解。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

    2022-09-04 15,340
  • 消费者应该如何使用

    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明确销售者、修理者、生产者承担的部分商品的修理、更换、退货(以下称为三包)的责任和义务,根据和及有关规定,1995年8月国家经贸委、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工商局、财政部印发了《部分

    2022-08-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消费者食物中毒应当怎样处理 01:12
    消费者食物中毒应当怎样处理

    首先要有消费者中毒事实的发生,经营者有违反食品卫生法规的行为,并且该行为与造成损害的后果之间要有因果关系,经营者应承担赔偿责任,不管其有无过错。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问题: 1、与该餐馆协商;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

    1,864 2022.05.11
  • 抚养费如何支付 00:58
    抚养费如何支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抚养费的给付方式分为定期给付和一次性给付,定期给付的,一般给付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如果有经济条件的,也可以一次性给付。另外,如果父母双方已经约定好抚养费给付方式和金额,但是给付抚养费的一方下落不明或者暂无经济收入的,可以用

    1,059 2021.04.25
  • 离婚时无钱支付孩子抚养费该如何处理 00:55
    离婚时无钱支付孩子抚养费该如何处理

    没钱支付抚养费的,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而导致对方拿不到抚养费的话,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2、如果不给抚养费方存在减少给付情况,那该方可以减少给付。减少给付情况,主要指给付一方,由于长期疾病或者丧失劳动

    788 2022.05.11
损害赔偿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