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什么是人民陪审员制度?应当由谁承担民事诉讼中的陪审责任如何确定

什么是人民陪审员制度?应当由谁承担民事诉讼中的陪审责任如何确定

2022-02-15 14:3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江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2-15回复

专业分析:

陪审制度是指从公民中产生陪审员参加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的诉讼制度。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第37条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公民,可以被选为人民陪审员,但是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人民陪审员的产生既可以由人民群众直接选举,也可以由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时临时邀请。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7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1人独任审判。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至7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至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陪审员在人民法院执行职务,同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作为陪审员,陪审与职业法官或职业审判员一起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司法领域的生动实践。

律师普法更多>>
  • 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有什么
    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有什么

    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年满23周岁; 3.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4.身体健康; 5.公民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的基层人民法院担任人民陪审员。

    2020.02.18 136
  • 民事诉讼一审陪审团的人员资格是什么?
    民事诉讼一审陪审团的人员资格是什么?

    民事诉讼一审陪审团的人员资格: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年满二十三周岁; (三)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四)身体健康。

    2020.02.04 279
  • 陪审员和人民陪审员的区别
    陪审员和人民陪审员的区别

    按照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陪审员包括人民陪审员和审判员,人民陪审员是指来自于基层,从人民群众中挑选的作为案件裁决之一的人员,审判员是指通过国家选拔,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对案件做出判决的人员。

    2020.03.19 1,392
专业问答更多>>
  • 人民陪审员由谁来任命人民陪审员

    根据人民陪审员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的规定,人民陪审员由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人民陪审员是依法参加人民法院审判活动,行使国家审判权力的审判人员。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

    2022-09-13 15,340
  •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什么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国家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选出并任命一定数量的人民陪审员,在法院对具体案件进行审理时,选择一定数量的人民陪审员作为审判人员,与法官一起组成合议庭,参加人民法院的法庭审判等活动。在作出裁

    2022-09-01 15,340
  • 什么是人民陪审员制度

    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在审理第一审案件时,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可以请人民群众以人民陪审员的身份参加合议庭进行审理。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对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了相应的规定第四十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

    2022-03-12 15,340
  • 什么是人民陪审员制度,做人民陪审员的理由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理由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作为陪审员,陪审与职业法官或职业审判员一起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做人民陪审员的主要理由如下: 1、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积极加入人民陪审员

    2022-03-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人民陪审员可以庭前阅卷吗 00:52
    人民陪审员可以庭前阅卷吗

    人民陪审员可以庭前阅卷。这有利于人民陪审员对基本案情的了解,也能减少人民陪审员因对专业知识了解不足与法官形成的差距。但庭前阅卷会使得案件的一些无效、干扰信息被人民陪审员接触,有可能形成对案件的预断。在预先形成内心预断的情形下,人民陪审员在庭

    1,512 2022.05.11
  • 民典法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谁承担民事责任 00:54
    民典法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谁承担民事责任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应当根据损害情况确定由谁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明确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因此,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应当由引起险情

    1,940 2022.05.11
  • 民事承担的责任方式 00:58
    民事承担的责任方式

    民事承担的责任方式,具体如下: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作、更换;7、继续履行;8、赔偿损失;9、支付违约金;10、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1、赔礼道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

    2,101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