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未采集到的证据,是否还属于新证据种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是否属于新证据,关键在于是否是当事人新发现的?如果早就在手中,只是没有向法院提交,就不是新证据。如果明知证据在某一处,只是一直没有去采集,同样不是新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在举证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准许,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无法提供的证据;(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
列举证据的种类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2020.05.03 377 -
医院举证的证据种类
1、物证,比如注射针头、针管、输液管、输血袋、治疗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等。 2、病案,是民事诉讼中的书证。病案是指病人在门诊、急诊、留观室及住院期间全部医疗资料的总称。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
2020.09.04 238 -
举证期限内未提交证据的后果
举证期限制度的核心是证据失权的法律后果,即当事人在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未向法院提交证据,且不存在举证期限的延长或举证期限的重新指定之情形的,丧失提出证据的权利,丧失证明权。
2020.12.06 1,172
-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后提交新证据,法院采纳这种行为是否合法还是无效
如果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后提交的证据是新的证据,则法院采用该证据并据其做出判决的行为是合法的。如果该证据不是新的证据,当事人超过举证期限举证法院仍采纳则是不合法的。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2022-03-06 15,340 -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否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法院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申请法院调查收集。《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
2022-03-02 15,340 -
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还可以申请增加诉讼请求请求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三款之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显然,本案已过举证期限,你不能再申请增加诉讼请求。不过,根据民事
2022-01-20 15,340 -
未在举证期限内提出的证据法院采纳吗
未在举证期限内提出的证据,如果是“新证据”,法院一定会采纳。 如果不是“新证据”,法院就不会采纳。如果对案件事实认定关系很大,法院会采纳,但会对提交证据的一方进行罚款。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当事人
2022-03-26 15,340
-
00:55
民事案件开庭后补充证据期限民事案件开庭后补充证据期限,不少于30天的期限。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要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要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
2,952 2022.05.11 -
01:00
鉴定结论属于哪些证据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构
2,256 2022.04.17 -
01:14
鉴定结论属于什么证据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它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属于传来证据,不是第一
2,16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