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假信息的签订还有效么

假信息的签订还有效么

2022-10-13 14:5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四川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13回复

专业分析:

使用虚假身份证的行为属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因此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劳动合同中的虚假信息该劳动合同是无效的,但你们之间仍然存在事实用工关系。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用虚假信息签劳动合同时发生劳动纠纷,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申请调解、仲裁等方式来处理;如果符合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则可以通过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的方式来确认该合同无效。

律师普法更多>>
  • 微信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微信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微信签订的合同有效。当事人以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合同只要不构成无效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

    2022.05.11 2,129
  • 假章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假章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假公章盖的合同是否生效可以分成是否明知对方使用公章和是否构成表见代理行为两种情况。如果明知对方使用假公章而签订合同则属于诈骗行为,合同自始无效果是构成表见代理则合同自始有效。

    2021.04.24 330
  • 双方签订的假合同有效吗
    双方签订的假合同有效吗

    双方签订的假合同无效。假合同是指签订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出于某种非法的目的,故意签订无法履行或根本不准备履行的合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

    2021.02.21 118
专业问答更多>>
  • 提供假信息签订的有效吗

    使用虚假身份证的行为属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因此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

    2022-10-06 15,340
  • 用假信息签订合同的后果是怎样的

    劳动者使用假身份订立劳动合同,从法律上讲,本人并未参加社会保险,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劳动者使用假身份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因此解除劳动关系,只需要结清工资,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2022-06-28 15,340
  • 提供假信息有效吗?

    使用虚假身份证的行为属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因此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

    2022-10-11 15,340
  • 劳动合同中的虚假信息合同还有效吗

    依法规定,劳动合同中的虚假信息该劳动合同是无效的,但你们之间仍然存在事实用工关系。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实际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

    2022-07-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被迫签订的协议有效吗 00:57
    被迫签订的协议有效吗

    被迫签订的协议没有效。具体如下: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该合同自始至终都是无效的;2、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签订的合同,未损害国家利益,但对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有损的,实质是一种合同效力尚未确定的可撤销合同。受损害

    4,245 2022.05.11
  • 扫描签订合同有效吗 01:11
    扫描签订合同有效吗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采用合同书的形式订立合同的,从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时候开始合同成立。 除此之外,当事人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则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所以,订立书面合同的,从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

    2,662 2022.04.15
  • 几岁签订合同有效吗 01:12
    几岁签订合同有效吗

    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是签订合同的前提条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独自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以及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资格。每个人的的民事行为能力,因为年龄、智力等条件有所不同,法律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

    1,506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