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怎么写缴纳超生社会抚养费决定书

怎么写缴纳超生社会抚养费决定书

2022-08-07 19:4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安徽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07回复

专业分析:

社会抚养费是行政机关针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行为作出的行政征收,属于行政行为,但并不是行政处罚。如果你收到超生社会抚养费决定书,那上面应该会有缴纳期限,预期不缴纳行政机关会作出通告,通告履行期内仍不履行的,行政机关会强制执行,通常是按每日3%加收罚款或申请法院强行划拨存款、拍卖财物。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生育二胎不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无能力缴纳社会抚养费,可以到当地的计生委说明,分期缴纳社会抚养费。

律师普法更多>>
  • 社会抚养费未缴纳会产生什么后果
    社会抚养费未缴纳会产生什么后果

    应该缴纳而拒绝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当事人,直接的后果是,由县级计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作为违法生育子女的当事人,必须承担违法生育责任,履行法律义务,缴纳社会抚养费。 对违反现行生育政策不符合法定条件生育子女的当事人征收社会抚养

    2020.05.12 112
  • 无力缴纳社会抚养费怎么办?
    无力缴纳社会抚养费怎么办?

    无能力缴社会抚养费的处理方式是,需要及时补交所欠下的社会抚养费;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的千分之二的滞纳金;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20.05.19 88
  • 未婚生子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么
    未婚生子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么

    未婚生育必须缴纳高额社会抚养费。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超出国家规定生育子女的,应当缴纳社会抚养费。在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且未曾生育的情况下,非婚生育一个孩子的,按照孩子出生上一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零点五倍至两倍缴纳社会抚养费;如果实际收入

    2020.08.17 149
专业问答更多>>
  • 超生社会抚养费怎么缴纳?

    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二至三倍征收。有下列严重情节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的人,按较高的倍数征收:(1)实际收入明显高于当地人均收入,但无法核实其具体收入的,按照人均收入的四至六倍征收;(

    2021-06-10 15,340
  • 超生家庭怎样缴纳社会抚养费?

    1、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的情况下,办案人员根据违法生育事实、情节和相关法律法规提出初步处理意见,经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工作机构审查后,区县人口计生委行政首长签字同意后

    2021-06-21 15,340
  • 超生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吗

    超生是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这与当事人的结婚年龄无关,根据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18条的规定,每对夫妻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子女。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第十八条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

    2023-02-13 15,340
  • 超生还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吗?

    国家是在2016年实行新的计生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位子女。在这之前生育二孩,只要事先没有办理二孩准生证,都属于违反计生政策超生,当事人需交纳社会抚养费。如果当事人当年已经接受了处罚,交纳过社会抚养

    2022-03-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社会抚养费一直不缴纳后果 01:02
    社会抚养费一直不缴纳后果

    社会抚养费一直不缴纳后果如下:1、小孩不能上户口;2、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的千分之二的滞纳金;3、仍不缴纳的,由作出征收决定的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社会抚养费,是指为调节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当补偿

    678 2022.05.11
  • 大学生怎么缴纳社保 00:59
    大学生怎么缴纳社保

    满16周岁的公民都可以参加社会保险,不管是什么身份。但学生不属于企业职工,不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只能购买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缴纳医保,而且限制非常小,每年缴费少,但是买药、看病都可以有保障,实用性非常高。参加大学生医保的学

    5,528 2022.04.17
  • 抚养费离婚起诉书怎么写 01:08
    抚养费离婚起诉书怎么写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起诉状中应当列明下列事项:1、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址以及联系电话、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

    1,281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