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计入资本公积的出资怎样退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 有限责任公司在创立时,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都作为资本金记入"实收资本"科目.但在以后有新的投资者加入时,为了维护原有投资者的权益,新加入的投资者的出资额,并不一定全部作为资本金记入"实收资本"科目.所以新增加再次投资作为资本公积金记入"资本公积"科目,以后有股东撤资时,可以按出资比例计算撤资金额. 公司负债大于资产的情况下,退股股东应当提供担保.当公司的债务不能清偿时,退股的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对公司不能清偿的债务部分承担清偿责任。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公积金的用途】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 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七条对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超过注册资本的差额,企业应当作为资本公积金管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认缴的注册资本是不能计入资本公积的,但超出部分可以计入。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
认缴的注册资本是不能计入资本公积的,但超出部分可以计入。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
-
怎样计算退休工资企业退休工资
企业退休工资的计算是: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
2020.06.25 521 -
企业退休工资怎样计算
企业退休工资就是养老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分别计算这几个就可以了。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2020.03.02 183 -
入股公司要怎样出资?
入股需要协议,然后就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股东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公司已签署《股东出资表》,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共同委托代理人证明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应当写明具体委托事项、受托人的权限和委托期限。公司章
2022.06.17 1,059
-
计入资本公积的出资如何退出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 有限责任公司在创立时,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都作为资本金记入"实收资本"科目.但在以后有新的投资者加入时,为
2022-05-30 15,340 -
企业怎样认缴出资
实缴出资的证据主要包括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出资证明书由公司盖章。股东如果分期缴纳出资,公司应当就其每一期出资向其出具出资证明书。公司注册资本从实缴
2022-05-27 15,340 -
股东退出资本公积如何处理
股东退出公司资本公积的账务处理: 退的钱走现金,需要股东大会全票通过,退股会计分录如下: 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 让股东按持股比例承担费用成本。 公司注册资本不变,股东发生变更,其股权发生变化.要
2022-05-31 15,340 -
企业退休工资怎样计算
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
2022-05-27 15,340
-
01:02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怎样判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指的是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违反了公司法的规定,没有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是没有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是在公司成立以后抽逃其出资,且数额较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其中,虚假出
958 2022.04.17 -
01:24
企业迁入迁出流程企业迁入迁出流程如下: 1、企业迁移,跨原登记主管机关管辖地,申请人应向迁入的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办理迁入手续; 2、申请人凭《企业迁入登记通知书》,到原登记主管机关办理企业迁出登记; 3、原登记主管机关办理企业迁出登记,核发《企业迁出登记通知
6,626 2022.04.17 -
00:56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怎么判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仅适用于实行注册资本实缴制的公司。此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刑法》对此罪规定了两种量刑情
1,42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