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微信上有人侮辱谩骂我,我可以追究他法律责任吗

微信上有人侮辱谩骂我,我可以追究他法律责任吗

2022-10-09 17:2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甘肃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09回复

专业分析:

如对方行为侵权,可以起诉,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及声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如因此给您造成其他损失,可以主张进行赔偿。根据具体情况及侵权人过错程度也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如果侮辱谩骂他人的情节严重到构成了侮辱罪,就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法律中的侮辱罪,指的是当事人采用暴力手段或其他方式,不加掩饰地贬损别人的人格,破坏别人的名誉。犯侮辱罪的人是因为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与名誉权,而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是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如果侮辱谩骂他人的情节严重到构成了侮辱罪,就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法律中的侮辱罪,指的是当事人采用暴力手段或其他方式,不加掩饰地贬损别人的人格,破坏别人的名誉。犯侮辱罪的人是因为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与名誉权,而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是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

律师普法更多>>
  • 侮辱谩骂他人触犯哪条法律?
    侮辱谩骂他人触犯哪条法律?

    诽谤谩骂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属于犯法。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足以使受害人的人格利益减损的,可以构成侵犯名誉权,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犯名誉权诉讼。

    2020.11.04 599
  • 诽谤谩骂侮辱他人犯法吗
    诽谤谩骂侮辱他人犯法吗

    诽谤谩骂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是犯法的,涉嫌侮辱罪。

    2020.11.17 181
  • 侮辱谩骂他人触犯哪条法律
    侮辱谩骂他人触犯哪条法律

    侮辱谩骂他人在不构成刑事犯罪时,触犯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除此之外,也有可能违反《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涉嫌构成侮辱罪。具体法律依据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

    2020.09.08 391
专业问答更多>>
  • 在微信上辱骂他人并在法律上追究我刑事责任我该怎么办,有什么办法

    对方当众辱骂你的行为,你的名誉受损,对方构成侵犯了你的名誉权,你可以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礼道歉,如果有因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可以要求赔偿,维权方式有以下几种: (1)协商解决。 就上

    2022-01-20 15,340
  • 对他人侮辱性谩骂可以定罪吗

    可以的,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2-10-08 15,340
  • 侮辱谩骂他人触犯哪条法律

    侮辱和虐待他人的情节严重构成侮辱罪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法律上的侮辱罪,是指当事人利用暴力手段或者其他手段,毫不掩饰地贬低他人的人格,破坏他人的声誉。侮辱人侵犯他人的人格

    2021-12-20 15,340
  • 侮辱谩骂他人触犯哪条法律?

    侮辱谩骂他人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如果构成犯罪,则触犯《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具体 法律依据 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

    2022-06-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网上辱骂他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00:48
    网上辱骂他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网络上辱骂他人属于违法行为。受害人有权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维权方式根据辱骂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辱骂他人情节严重的,将涉嫌侮辱、诽谤罪,情节轻微的,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如果情节严重构成侮辱、诽谤罪,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

    5,876 2022.04.17
  • 发帖公然侮辱他人犯罪吗 01:09
    发帖公然侮辱他人犯罪吗

    发帖公然侮辱他人根据具体情节,可能会构成侮辱罪,也有可以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1、根据《刑法》关于侮辱罪的相关规定,行为人采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编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依法可被判处三年以下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剥夺政治权利

    557 2022.04.15
  •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 00:57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根据冒名签字的动机来定。如果是利用职务之便冒充签名,试图挪用公私财物的,那么就可能涉嫌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

    2,212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