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签订合同一方合同丢失怎么办,怎么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律师解答 双方签订合同一方合同丢失的处理方式: 1、丢失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应及时通知另一方当事人,双方协商后可以重新签订合同。 2、如果另一方当事人不愿意重新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需要有其他证据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合同法律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双方签订合同一方合同丢失的处理方式: 1、丢失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应及时通知另一方当事人,双方协商后可以重新签订合同。 2、如果另一方当事人不愿意重新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需要有其他证据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合同法律关系。
合同丢了的处理办法: (1)找对方当事人签订一份新的合同或者对旧合同进行复印; (2)对于有备案的合同,可以到备案的部门复印。 无论是复印的合同还是重新签订的合同,均应当在合同中说明合同丢失的情况并签名或盖章。
-
双方合同有一方丢失怎么办
双方合同有一方丢失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双方当事人都应当按合同约定内容履行义务。一方丢失的,可以到另一方复印,留存复印件。亦可以通过媒体、报纸,进行公告,宣布该合同作废,与相对人重新签订合同。如果双方均承认合同存在,并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
2021.02.01 139 -
双方签订了合合同丢了怎么办
合同丢了的处理办法: (1)找对方当事人签订一份新的合同或者对旧合同进行复印; (2)对于有备案的合同,可以到备案的部门复印。 无论是复印的合同还是重新签订的合同,均应当在合同中说明合同丢失的情况并签名或盖章。
2021.04.20 345 -
双方合同丢失怎么办
双方合同有一方丢失了的处理方式有:当事人之间可以协商重新补签;可以通过媒体、报纸,进行公告,宣布该合同作废,与相对人重新签订合同;双方协商一致承认合同内容的,并按合同履行的不受影响;法定其他方式。
2021.03.05 171
-
双方签订合同一方合同丢失
合同丢了的处理办法: (1)找对方当事人签订一份新的合同或者对旧合同进行复印; (2)对于有备案的合同,可以到备案的部门复印。 无论是复印的合同还是重新签订的合同,均应当在合同中说明合同丢失的情况并签
2023-10-07 15,340 -
双方签订的合同丢失怎么办
双方签订了合同,如果一方的合同丢了可以复印另一方保留的合同,如果双方当事人的合同都丢了可以解除原合同重新签订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
2022-06-07 15,340 -
双方签订的合同丢失了怎么办
双方签订了合同,如果一方的合同丢了可以复印另一方保留的合同,如果双方当事人的合同都丢了可以解除原合同重新签订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
2022-06-30 15,340 -
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丢失怎么办
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证据,如果丢失,可以向甲方请求复印一份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如果甲方也丢了,那就需要双方重签了。劳动合同不是证明劳动关系的唯一证据,即使也现劳动争议,也有其他的途径可以解决
2022-10-10 15,340
-
01:08
合同一方丢了怎么办理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合同丢失了怎么办 合同是当事人双方存在交易关系的重要证据,如果合同丢失了,当事人应当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与合同的另一当事人协商补充签署一份新合同法;2、对方拒绝签署的情况下,如果可以寻找到其它证据证明合同存在的事实的,该
2,465 2022.04.17 -
01:26
合同丢失了怎么办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自成立,就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也就是说,只要双方签订了合同,合同就宣告成立;这时候如果没有特别约定或者法律特别规定的,合同就对双方当事人发生法律效力。因此,就算合同丢失,也不能阻止合同的效力发生。而且合同具有相对性
1,133 2022.04.15 -
01:22
工程三方合同怎么签订工程三方合同是指建设施工人进行工程建设,总包人、分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该合同是三方对工程情况的说明及各方权利义务的约定。该合同的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内容、工程造价、承包方式、工期、质量、材料
1,7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