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重婚罪年罚款多少,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重婚罪年罚款多少,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2023-09-23 16:5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甘肃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9-23回复

专业分析:

重婚罪年罚款应以夫妻共有财产总额作为参考系数,并根据上述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额的原则来确定赔偿额的份额或比例。关于重婚罪年罚款多少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重婚罪年罚款应以夫妻共有财产总额作为参考系数,并根据上述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额的原则来确定赔偿额的份额或比例。一般在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时应优先考虑和照顾无过错方利益,并根据无过错方所受的损害程度、过错方的主观过错责任之大小及其经济负担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其在夫妻共有财产中的份额或比例。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关于罚款的法律规定是: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

律师普法更多>>
  • 重婚罪判几年罚款多少
    重婚罪判几年罚款多少

    重婚一般不会罚款,构成重婚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5.28 216
  • 刑法规定多少年罚款
    刑法规定多少年罚款

    刑法并处或单处罚金是根据法律规定制定的,根据修改的刑法第264条,盗窃公共财物或数额多或多次盗窃的,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禁或管制,同时处以处罚金。一个罪的罪状中被描述为并处或单处罚金时,可以处以死刑,但意味着只处以罚款或仅处罚款,但无论

    2020.05.04 119
  • 法律规定的最高刑罚是多少年
    法律规定的最高刑罚是多少年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对于单个罪名的有期徒刑最高判处十五年,触犯多项罪名的,合并执行最高可以判处25年。

    2020.11.10 379
专业问答更多>>
  • 法律规定重婚罪罚款多少年

    法律规定重婚罪罚款多少年,法律中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当中明确的规定,如果存在着重婚这样的一种行为的话,将会按照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来进行处罚,但是不存在着行政罚款这样的一种情

    2023-09-03 15,340
  • 法律规定重婚罪罚款多少年,该如何规定的

    法律规定重婚罪罚款多少年,法律中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当中明确的规定,如果存在着重婚这样的一种行为的话,将会按照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来进行处罚,但是不存在着行政罚款这样的一种情

    2023-08-18 15,340
  • 重婚罪的刑罚规定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如果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第三方犯重婚罪的时候,已经有怀孕或者是在哺乳期的,可取保候审。

    2023-08-09 15,340
  • 法律规定重婚罪最多判多少年

    对于法律上重婚罪会判几年的事,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如 果没有配偶一方确实不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无配偶一方不构

    2023-07-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重婚罪判几年的法律规定 01:16
    重婚罪判几年的法律规定

    犯重婚罪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我国无论男女,只要犯了重婚罪,那么就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相关法律规定进行量刑处罚,由此也说明了并没有区分什么重婚罪男女判刑的具体

    386 2022.05.27
  • 重婚罪的追诉期限是多少年 01:20
    重婚罪的追诉期限是多少年

    重婚罪的追诉时效为五年。行为人构成重婚罪的,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法律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重婚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二年有期徒刑,所以重婚罪的追诉时效为五年。认定重婚行为是否超过追诉时效的关键在于

    406 2022.08.30
  • 过失致人重伤罪法律规定怎么处罚 01:17
    过失致人重伤罪法律规定怎么处罚

    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行为人过失的造成他人重伤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本罪侵害的法益是他人的身体健康,在主观上具有过失,有可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有可能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在客观上必须造成了使致他人重伤的后果。构

    1,141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