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二条有哪些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二条有哪些

2022-09-27 16:4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西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9-27回复

专业分析:

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不得设立营业性娱乐场所。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排放的噪声超过规定标准的,依照本条例第九条规定限期治理。房地产开发企业预(销)售新建居民住宅时,应当在居民住宅销售场所公示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影响评价文件。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这条法律规定明确了应当限制作业时间,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时间,不可能全国性规定某时某分,必须参照当地民族、民风、生活习惯、施工规范等相关规定。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夜间指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

律师普法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夜间:“夜间”是指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法律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2020.01.12 188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适用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适用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夜间指的是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在夜间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2020.05.02 165
  • 噪声污染对环境的危害有哪些
    噪声污染对环境的危害有哪些

    在我国,噪音污染涉及到民法上的相邻关系制度。根据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如果不改正的,会处罚至少200元以上罚款。同时,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0.11.14 518
专业问答更多>>
  •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的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城市区域声环境保护的要求,划定禁止机动车辆鸣喇叭的区域、路段和时间,设置标志,并向社会公告。在依法划定的禁止鸣喇叭的区域、路段和时间,机动

    2022-09-22 15,340
  •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七条

    空调器室外机组等设备应当合理安装,符合安装规范,其产生的噪声应当符合区域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不得对相邻各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已经安装使用的空调器室外机组等设备对相邻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停止使用、重

    2022-09-10 15,340
  •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全文第二十七条有哪些

    在城市市区运输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车辆,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间、路线通行。规定的通行路线应当避开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拖拉机不得在法律、法规以及市、县人民政府明令禁止通行的道路上行驶

    2022-09-09 15,340
  •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四条有哪些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交通、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声环境质量的要求,合理规划各类功能区域和交通干线走向,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2022-09-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污染环境罪怎么判 01:16
    污染环境罪怎么判

    污染环境罪的判刑标准为:自然人或单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擅自排放、倾倒或不合理处置有毒物质、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放射性的废物或者其他有害物质,造成环境严重受到污染的情形,一般情节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及其

    696 2022.04.17
  • 污染环境罪判几年 01:16
    污染环境罪判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排放、倾倒或者是处理具有放射性法的废料、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废料、有毒物质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 该罪的量刑标准有: 1、犯污染环境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应

    3,043 2022.04.17
  • 污染环境罪能取保吗 01:04
    污染环境罪能取保吗

    污染环境罪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除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2,496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